U+722F, 爯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722F

[U+722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7230]

漢字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0204():
  • 系列#2385():
  • 說文解字
    并舉也。从爪,冓省。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巳集中》《爪部》 爯
    〔古文〕𤔹《唐韻》處陵切《集韻》蚩承切,𠀤音稱。《說文》幷舉也。从爪,冓省。 又《集韻》昌孕切,音偁。大也,舉也。

    ——《康熙字典

    字源 编辑

    會意字,從「」從「」,「爪」是覆手象形,「冉」像魚形,會舉起魚意,本義是舉起、拿起。「爯」在商代甲骨文中,「爪」或省為一撇,或換成同義的「」(右手象形)、二「爪」形「𦥑」。西周以後基本固定下來從「爪」,只有仲爯簋的「爯」從「又」。「爯」的繁體字是「偁」,「偁」在寫出「爪」的同時寫出「爪」的人身「人」。在商代文字「偁」中的「人」和「爪」通常連著,西周以後就斷開了,同樣的字還有「」、「」、「」。「爯」也是「」的初文。「稱」古義即為舉,《尚書·牧誓》「稱爾戈」意思是舉起你們的戈。[1]在商周的出土文獻中,皆用「爯」而不用「稱」,「稱」當為「爯」、「偁」的後起字,戰國秦簡始見加「」的「稱」,而戰國秦簡不再使用「爯」、「偁」。「爯」、「偁」、「稱」的意思引申出「稱讚」,即言語上把人抬高。[1]測量事物也是「稱」,因為度量時需要把事物舉起,「稱」、「秤」因此得名。[1]

    古代字體(
    西周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秦系簡牘文字 小篆
               

    参考 编辑

    编码 编辑

    ”的Unihan資料

    漢語 编辑

    讀音 编辑

    日語 编辑

    讀音 编辑

    異體字

    :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

    參考資料 编辑

    1. 1.0 1.1 1.2 “漢語多功能字庫:爯”, (请提供作品标题)[1], 访问于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