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拉丁語第三類變格
名詞
编辑描述
编辑拉丁語第三類變格的名詞在單數屬格形式以 -is 結尾。其單數主格和呼格形式相同,且常與其他格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通常使用兩種引用形式來表示第三類變格名詞,即單數主格和單數屬格,以逗號分隔,例如 rādīx, rādīcis f (“詞根”)。這個變格包括所有三種性別的名詞。
第三類變格包括原本詞幹以輔音結尾的名詞,以及原本詞幹以元音 i 結尾的名詞(例如可見於中性屬格複數 animalium 中)。到了古典拉丁語時期,這兩種在詞源上截然不同的類別已經混淆,並在許多情況下合併:因此,除了「純」輔音幹和 i-幹變格外,許多第三類變格名詞顯示「混合」變格模式。
從希臘語第三類變格借用的詞彙以希臘語和拉丁語格尾的不同混合進行變格。
一般詞尾
编辑格 | 單數 | 複數 | ||
---|---|---|---|---|
陽/陰性 | 中性 | 陽/陰性 | 中性 | |
主格 | -s / -ēs / -is | -∅ -e |
-ēs | -a -ia |
屬格 | -is | -um -ium | ||
與格 | -ī | -ibus | ||
賓格 | -em (-im) |
-∅ -e |
-ēs (-īs) |
-a -ia |
離格 | -e (-ī) |
-ibus | ||
呼格 | -s / -ēs / -is | -∅ -e |
-ēs | -a -ia |
方位格 | -ī (-e) | -ibus |
- 單數主格常在詞幹和詞尾之間表現出複雜的音變,因此拉丁語學習者通常被教導將整個格形式當成一個獨立的詞幹背誦。非中性名詞在單數主格通常以 -s 結尾,或者與前面的 -c- /k/ 或 -g- /ɡ/ 結合形成 -x /ks/,如 vōx, vōcis 或 rēx, rēgis。也可以看到其他詞尾的情況,如非中性 n-幹名詞中的 -ō(例如 homō, hominis)。
- 某些詞尾有輔音幹和 i-幹變體。i-幹名詞通常有中性複數主格/賓格以 -ia 結尾,屬格複數以 -ium 結尾。陽性和陰性 i-幹名詞在古典拉丁語中通常形成賓格複數以 -īs 結尾,但在後期拉丁語中,這種形式常被變體形式 -ēs 取代。單數離格以 -ī 結尾的形式出現在 i-幹中性名詞和相對較少的「純」i-幹陽性或陰性名詞中。單數賓格以 -im 結尾也是「純」非中性 i-幹的特徵。大多數非中性 i-幹名詞反而顯示「混合」變格模式,具有類似輔音幹的單數形式(單數離格以 -e 結尾,單數賓格以 -em 結尾)與 i-幹複數形式並存。
- 方位格形式存在於城市名稱和一些島嶼名稱,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名詞來說不存在(而是使用介詞來表達相同的意思)。
非中性名詞
编辑如果名詞在單數主格和屬格中有相同數量的音節,則稱為「等音節」(parisyllabic;例如,主格 cīvis 和屬格 cīvis 都有兩個音節)。如果名詞在單數主格和屬格中有不同數量的音節,則稱為「增音節」(imparisyllabic;例如,主格 cōnsul 和屬格 cōnsul 分別有兩個和三個音節)。
等音節的陽性或陰性第三類變格名詞傾向於在複數中顯示 i-幹詞尾:屬格複數 -ium 和可選的賓格複數 -īs。i-幹詞尾在單數中較少見。
單數主格以 -is 結尾的等音節名詞在單數中可以顯示幾種不同的變格模式。少數被稱為「純」i-幹變格的名詞,其單數賓格以 -im 結尾,單數離格以 -ī 結尾。這包括:
- 一些等音節且以 -is 結尾的陰性普通名詞(總是 būris f、cucumis f、rāvis f、sitis f、tussis f;有時 febris f、puppis f、restis f、turris f、secūris f、sēmentis f;其他情形很少見);還有不規則變格的名詞 vīs f。[2]
- 等音節且以 -is 結尾的河流名稱(通常為陽性),如 Tiberis m、Fabaris m。
- 一些從希臘語借用的名詞(見下文部分)。
其他通常形成單數賓格以 -em 結尾,如 cīvis m 或 f(賓格 cīvem)。單數賓格以 -em 結尾的名詞通常形成單數離格以 -e 結尾,但對於某些名詞,這種形式通常或偶爾以 -ī 結尾。[2]
增音節的陽性或陰性第三類變格名詞形成單數賓格以 -em 結尾,單數離格以 -e 結尾。在複數中,許多採用輔音幹詞尾 -um(屬格複數)和 -ēs(賓格複數)。其他顯示所謂的「混合 i-幹」變格,在單數中採用詞尾 -em 和 -e,但在複數中採用 -ium(以及可選的賓格 -īs)。
- 具有以兩個或更多輔音結尾的曲變詞幹的增音節名詞(或者,具有以輔音後跟 -s 或 -x 結尾的單數主格的名詞)通常顯示「混合」變格:例如 dēns(單數離格 dente,屬格複數通常為 dentium),falx(單數離格 falce,屬格複數 falcium)。
- 一些具有僅以一個輔音結尾的曲變詞幹的增音節名詞仍然有屬格複數以 -ium 結尾:例如 līs f(屬格複數 lītium),mūs m 或 f(屬格複數通常為 mūrium),dōs f(屬格複數 dōtium 或 dōtum)等。
例子
编辑增音節輔音幹
编辑引用形式:homō, hominis m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homō | homin·ēs |
屬格 | homin·is | homin·um |
與格 | homin·ī | homin·ibus |
賓格 | homin·em | homin·ēs |
離格 | homin·e | homin·ibus |
呼格 | homō | homin·ēs |
等音節 i-幹
编辑引用形式:turris, turris f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turris | turr·ēs |
屬格 | turr·is | turr·ium |
與格 | turr·ī | turr·ibus |
賓格 | turr·em (-im) | turr·ēs (-īs) |
離格 | turr·e (-ī) | turr·ibus |
呼格 | turris | turr·ēs |
混合變格(混合 i-幹)
编辑引用形式:nox, noctis f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nox | noct·ēs |
屬格 | noct·is | noct·ium |
與格 | noct·ī | noct·ibus |
賓格 | noct·em | noct·ēs |
離格 | noct·e | noct·ibus |
呼格 | nox | noct·ēs |
希臘語型變體
编辑一些取自希臘語的第三類變格名詞在至少一些格中保留了基於希臘語變格的形式(有時作為更拉丁化形式的替代)。希臘語詞尾可以在許多名詞的單數和複數形式的主格、賓格和呼格中看到,以及單數屬格中,在希臘語中以 -ος (-os) 標記;在複數屬格中較少見,在希臘語中以 -ων (-ōn) 標記,或複數與格中,在希臘語中以 -σῐ (-sĭ) 或 -σῐν (-sĭn) 標記。
希臘語輔音幹詞尾
编辑從希臘語第三類變格借用的輔音幹名詞有時在拉丁語文本中保留下列希臘語詞尾:
格 | 單數 | 複數 | |||
---|---|---|---|---|---|
主格 | ~(s)/~(ēr)/~(n) | ~(ys) | -es | ||
屬格 | -os | (-ōn) | |||
與格 | (-i) | (-si, -sin) | |||
賓格 | -a | -as | |||
離格 | — | — | |||
呼格 | ~(s)/~(ēr)/~(n) | (~ys), -y | -es |
例子:
拉丁語詞尾常可替代使用。
- 單數屬格可以是拉丁語的 -is,或希臘語的 -os;後者特別見於單數屬格以 -dis/-dos 結尾的詞。
- 複數屬格可以是拉丁語的 -um:例如 delphīnum。
- 在複數與格/離格中,通常使用拉丁語詞尾 -ibus(例如 hērōibus,西塞羅)。有希臘語型複數與格的詞例子包括 hērōsin(奧維德)源自 ἥρωσῐν (hḗrōsĭn) 和 ēthesin(瓦羅)源自 ἤθεσῐν (ḗthesĭn)。"herosi" 可以在 Prisciani Caesariensis Grammatici Opera("non herosi [...] herosi")中找到。
例子:
- hērōs、adamās(也作 adamāns)
- delphīn(也作 delphīs)
- pēlamys、chlamys 源自 πηλᾰμῠ́ς (pēlămŭ́s)、χλᾰμῠ́ς (khlămŭ́s)
- crātēr、āēr、lampas 源自 κρᾱτήρ (krātḗr)、ᾱ̓ήρ (āḗr)、λαμπάς (lampás)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lampas | lampad·es |
屬格 | lampad·is / lampad·os | lampad·um |
與格 | lampad·ī | lampad·ibus |
賓格 | lampad·a / lampad·em | lampad·as |
離格 | lampad·e | lampad·ibus |
呼格 | lampas | lampad·es |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crātēr | crātēr·es |
屬格 | crātēr·is | crātēr·um |
與格 | crātēr·ī | crātēr·ibus |
賓格 | crātēr·a / crātēr·em | crātēr·as |
離格 | crātēr·e | crātēr·ibus |
呼格 | crātēr | crātēr·es |
希臘語 i-幹
编辑像 basis 這樣的詞傾向於採用與拉丁語 i-幹名詞相同或類似的詞尾。可能使用一些希臘語詞尾,如單數賓格中的 -in 或單數屬格中的 -eōs。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is | -ēs |
屬格 | -is; -eos, -ios | -ium; -eōn |
與格 | -ī | -ibus |
賓格 | -im; -in | -īs, -ēs |
離格 | -ī | -ibus |
呼格 | -is (-i) | -ēs |
- 元音長度:單數屬格:在較早的英語著作(A&G, L&S)中是 -eōs 而非 -eos。Allen & Greenough 和 Lewis & Short 使用 -eōs;Lewis Marcus, Georges, Pons 使用 -eos。由於 Georges 和 Pons 比 A&G 和 L&S 更新,所以似乎更可靠。
- 例子:haeresis, -eos f 源自 αἵρεσῐς, -ρέσεως/-ρέσῐος f (haíresĭs, -réseōs/-résĭos);basis, basis/baseos f(賓格複數也作 -e͡is,根據 Lewis Marcus 還有其他不規則形式)源自 βᾰ́σῐς, βᾰ́σεως (bắsĭs, bắseōs),poēsis 源自 ποίησις (poíēsis)
一些主格以 -is 結尾的詞,如 tigris, tigridis/tigris m 或 f,可以有一個替代的 -id- 詞幹。
引用形式:tigris, tigridis m 或 f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tigris | tigr·ēs / tigrid·es |
屬格 | tigrid·is / tigr·is / tigrid·os | tigr·ium |
與格 | tigrid·ī / tigr·ī | tigr·ibus |
賓格 | tigr·im / tigr·in | tigr·is / tigrid·as |
離格 | tigrid·e / tigr·ī | tigr·ibus |
呼格 | tigris | tigr·ēs / tigrid·ēs |
希臘語 y-幹
编辑像 chelys f 源自 χέλῡς/χέλῠς (khélūs/khélŭs):
- 單數賓格 -yn,如 chelyn。有時可以找到部分拉丁化的賓格形式 -ym,如 cac(h)rym 源自 κᾰ́χρῠν (kắkhrŭn)。
- 單數呼格 -y,如 chely。
- 單數屬格 -yis,如 Cotyis,或 -yos,如 cachryos。
- chelys f 的其他形式未被記載。複數與格和離格可能也是 chelybus(Lewis Marcus)而不是例如 -ibus。
希臘語 -οι-幹
编辑- 主格單數以 -ō 結尾,如 ēchō f 源自 ἠχώ (ēkhṓ)。這個 -ō 總是長音,不像拉丁語第三類變格名詞的單數主格/呼格如 virgō̆,後來變為短音 -ŏ。
- 單數屬格以 -ūs 結尾。由於這個單數屬格詞尾在拉丁語中是第四類變格的特徵,這類名詞有時被歸為第四類變格(見 Appendix:拉丁語第四類變格),即使它們在希臘語中是第三類變格。
- 其他單數格 -ō。但 Georges 提到 ēchō 的單數賓格為 -ōn。它也可能是 -ōnis, -ōnī, -ōnem, -ōne(單數屬格、與格、賓格、離格),像專有名詞 Dīdō,有時被同化並像本地拉丁語第三類變格詞彙一樣變格,單數屬格以 -ōnis 結尾。
- 不用於複數。
中性名詞
编辑中性名詞遵循不同的規則。與其計算音節,中性第三類變格名詞如果單數主格以 -e 結尾,或以 -al 或 -ar 結尾且單數屬格以 -ālis/-āri 結尾,則傾向於是純 i-幹。否則,中性第三類變格名詞傾向於是輔音幹。
中性輔音幹
编辑中性輔音幹名詞在複數屬格以 -um 結尾,在複數主格/賓格/呼格以 -a 結尾,在單數離格以 -e 結尾。大多數是 n-幹名詞或歷史 s-幹名詞。n-幹中性名詞變格如 nōmen, nōminis。歷史 s-幹中性名詞通常變格如 genus, generis 或 corpus, corporis,由於元音間 -s- 的輔音 r 化,斜格中有 -r-。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nōmen | nōmin·a |
屬格 | nōmin·is | nōmin·um |
與格 | nōmin·ī | nōmin·ibus |
賓格 | nōmen | nōmin·a |
離格 | nōmin·e | nōmin·ibus |
呼格 | nōmen | nōmin·a |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genus | gener·a |
屬格 | gener·is | gener·um |
與格 | gener·ī | gener·ibus |
賓格 | genus | gener·a |
離格 | gener·e | gener·ibus |
呼格 | genus | gener·a |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corpus | corpor·a |
屬格 | corpor·is | corpor·um |
與格 | corpor·ī | corpor·ibus |
賓格 | corpus | corpor·a |
離格 | corpor·e | corpor·ibus |
呼格 | corpus | corpor·a |
較少見的是,中性第三類變格名詞可以有以 l 結尾的詞幹,如 mel, mellis n (“蜂蜜”),或 r(並非源自潛在的 s),如 far, farris n (“米粒”)。
只有少數本地拉丁語中性名詞的詞幹以 n, s, l 或 r 以外的輔音結尾:
- caput, capitis n (“頭”) 完全以輔音幹詞尾變格,如 capite、capita、capitum。(單數離格有一個罕見的替代形式 capitī。)
- lac, lactis n (“奶”) 有輔音幹單數離格 lacte。它不用於複數。
- cor, cordis n (“心”) 有輔音幹單數離格 corde 和主格/賓格/呼格複數 corda。其複數屬格在古典拉丁語中未被記載,但在《武加大譯本》中出現為 i-幹 cordium。
- os, ossis n (“骨頭”) 有輔音幹單數離格 osse 和主格/賓格/呼格複數 ossa。其複數屬格可以是 i-幹 ossium 或替代 u-幹 ossuum(主格/賓格/呼格也有一個替代 u-幹形式 ossua)。
中性 i-幹
编辑中性 i-幹名詞在複數屬格以 -ium 結尾,在複數主格/賓格/呼格以 -ia 結尾,通常在單數離格以 -ī 結尾。(一些有替代單數離格形式以 -e 結尾。)單數主格要麼以 -e 結尾,要麼以 -al 結尾且單數屬格以 -ālis 結尾,或以 -ar 結尾且單數屬格以 -āris 結尾。在這種情況下,詞尾 -al 和 -ar 是將 -āle 和 -āre 壓縮而來,即形容詞形成後綴 -ālis 及其變體形式 -āris 的中性版本。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missile | missil·ia |
屬格 | missil·is | missil·ium |
與格 | missil·ī | missil·ibus |
賓格 | missile | missil·ia |
離格 | missil·ī | missil·ibus |
呼格 | missile | missil·ia |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animal | animāl·ia |
屬格 | animāl·is | animāl·ium |
與格 | animāl·ī | animāl·ibus |
賓格 | animal | animāl·ia |
離格 | animāl·ī | animāl·ibus |
呼格 | animal | animāl·ia |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calcar | calcār·ia |
屬格 | calcār·is | calcār·ium |
與格 | calcār·ī | calcār·ibus |
賓格 | calcar | calcār·ia |
離格 | calcār·ī | calcār·ibus |
呼格 | calcar | calcār·ia |
以上變格的其他名詞包括 equīle, equīlis;sollemne, sollemnis;vectīgal, vectīgālis;tribūnal, tribūnālis;exemplar, exemplāris;pulvīnar, pulvīnāris。
名詞 mare (“海”) 在複數主格/賓格/呼格以 -ia 結尾(maria)並且在單數離格通常以 -ī 結尾,但 mare 也被記載為一個替代單數離格形式。其複數屬格的 i-幹形式在古典拉丁語中未被記載。名詞 rēte (“網”) 在單數離格中傾向於以 -e 而非 -ī 結尾。名詞 iubar, iubaris 和 baccar, baccaris,在單數屬格以 -ăris 而非 -āris 結尾,不以 i-幹而是以輔音幹變格。
中性希臘語名詞
编辑從希臘語借用的最多的中性第三類變格名詞是以 -ma 結尾且詞幹以 -mat- 結尾的名詞,如 poēma 源自希臘語 ποίημᾰ n (poíēmă),屬格 ποιήμᾰτος (poiḗmătos)。這些在單數中採用拉丁語第三類變格輔音幹詞尾,但在複數中有時採用第二類變格詞尾(特別是複數與格/離格):
格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poēma | poēmat·a |
屬格 | poēmat·is | poēmat·um poēmat·ōrum |
與格 | poēmat·ī | poēmat·īs poēmat·ibus |
賓格 | poēma | poēmat·a |
離格 | poēmat·e | poēmat·īs poēmat·ibus |
呼格 | poēma | poēmat·a |
少量希臘語中性第三類變格名詞以 -ος 結尾,如 ἔπος (épos),被引入拉丁語。古代常常只有一些格被記載;例如 epos 只用於單數主格和賓格;chaos 在古典拉丁語中只用於單數主格/賓格和單數離格 chaō。拉丁語第二類變格的詞尾也被用來同化像這樣的名詞,有時伴隨著性別變為陽性(例如 cētus m 源自 κῆτος n (kêtos))。一些希臘語縮約中性複數以 -η 結尾,如 μέλη,源自 μέλος (mélos),被引入拉丁語作為罕見的中性複數形式以 -ē 結尾,例如 melē,cētē = κήτη。
形容詞
编辑第三類變格包括一些原級形容詞和所有比較級形容詞。
原級
编辑第三類變格原級形容詞可分為以下三類:
- 兩個詞尾:這些形容詞有兩個不同的單數主格形式:一個以 -is 結尾,用於陽性和陰性,一個以 -e 結尾,用於中性。
- 三個詞尾:這些形容詞有三個不同的單數主格形式:陽性以 -er 結尾,陰性以 -ris 結尾,中性以 -re 結尾。
- 一個詞尾:這些形容詞在所有性別間只有一個共用的單數主格形式。現在分詞包含在這一類別中。
兩個或三個詞尾的原級形容詞通常在單數離格(-ī),複數屬格(-ium)和中性複數主格/賓格/呼格(-ia)中採用 i-幹詞尾,以及可選的陽性/陰性賓格複數(-īs,與輔音幹(-ēs)並存)。一個詞尾的形容詞可能顯示 i-幹或輔音幹形式。
兩個詞尾(i-幹)
编辑此類別包含大多數原級第三類變格形容詞。許多常見的後綴形成兩個詞尾的形容詞,如 -īlis, -īle;-ālis, -āle;-āris, -āre;和 -ēnsis, -ēnse。
引用形式:trīstis, trīste
格 | m f 單數 | n 單數 | m f 複數 | n 複數 |
---|---|---|---|---|
主格 | trīst·is | trīst·e | trīst·ēs | trīst·ia |
屬格 | trīst·is | trīst·ium | ||
與格 | trīst·ī | trīst·ibus | ||
賓格 | trīst·em | trīst·e | trīst·ēs, -īs | trīst·ia |
離格 | trīst·ī | trīst·ibus | ||
呼格 | trīst·is | trīst·e | trīst·ēs | trīst·ia |
三個詞尾(i-幹)
编辑這是一個小類別。與兩個詞尾的形容詞的唯一區別是以 -er 結尾的陽性單數主格/呼格形式。通常也記載了以 -r·is 結尾的陽性單數主格/呼格形式:也就是說,許多三個詞尾的第三類變格形容詞也可以作為兩個詞尾的形容詞變格。此外,以 -er 結尾的單數主格形式有時在陰性中也被記載。
複數屬格通常使用 i-幹詞尾 -ium,但這類別中的少數詞有記載的複數屬格形式帶有輔音幹詞尾 -um。這些輔音幹形式最常見於該詞被用作非中性名詞而非形容詞的情況:例如,celerum 出現為陽性名詞 celerēs(某羅馬軍事單位名稱)的屬格,而 volucrum 出現為陰性名詞 volucrēs (“鳥類,飛行生物”) 的屬格。然而,一些形容詞用法也被記載:volucrum 在詩歌中可修飾陽性或陰性名詞,作為形容詞 volucer 的複數屬格,而 celerum 被後期拉丁語醫學作家 Caelius Aurelianus 用作形容詞(修飾陰性名詞 passiōnum)以及被 Servius the Grammarian,維吉爾評論的後期拉丁語作者(修飾或與陽性名詞 equitum 同位)使用。
引用形式:ācer, ācris, ācre
格 | m 單數 | f 單數 | n 單數 | m f 複數 | n 複數 |
---|---|---|---|---|---|
主格 | ācer | ācr·is | ācr·e | ācr·ēs | ācr·ia |
屬格 | ācr·is | ācr·ium | |||
與格 | ācr·ī | ācr·ibus | |||
賓格 | ācr·em | ācr·e | ācr·ēs, -īs | ācr·ia | |
離格 | ācr·ī | ācr·ibus | |||
呼格 | ācer | ācr·is | ācr·e | ācr·ēs | ācr·ia |
一個詞尾
编辑單數主格形式在所有三種性別間共用,其他形式建立在斜詞幹上(通過從單數屬格中除去 -is 得到)。一個詞尾的第三類變格形容詞可以顯示各種變格模式。
一些採用與兩個或三個詞尾的第三類變格形容詞相同的詞尾,複數屬格以 -ium 結尾,中性主格/賓格/呼格複數以 -ia 結尾,可選的 i-幹陽性/陰性賓格複數以 -īs 結尾(與輔音幹 -ēs 並存),通常是 i-幹單數離格以 -ī 結尾。這些詞尾被以下形容詞使用:
- 在單數主格以 -āx 結尾,在單數屬格以 -ācis 結尾的形容詞(相當大的類別)
- 以 -ōx、-ōcis 或 -īx、-īcis 結尾的形容詞:atrōx、ferōx、vēlōx、fēlīx、pernīx(一些替代單數離格形式,如 īnfēlīce(卡圖盧斯 68)和 pernīce(盧克萊修 2.635)被記載,可能是為了韻律原因)。
- 以 -plex, -plicis 結尾的倍數數詞,例如 simplex、duplex、triplex、multiplex
- 以 -ns, -ntis 形式的現在分詞(見下文)。
- anceps, ancipitis 和 praeceps, praecipitis
有極少數被記載為全面使用輔音幹詞尾的形容詞,如 vetus(雖然其單數離格有一個替代形式 veterī)。
一些其他形容詞主要用於陽性和陰性(有時作為名詞,有時作為形容詞)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顯示輔音幹詞尾,但缺乏任何記載的中性主格/賓格/呼格複數形式(至少在古典拉丁語中)。例子是 āles 和 caelebs。有時在古典拉丁語中缺少的形式被後來的作者使用或提到。
一個詞尾,i-幹
编辑引用形式:atrōx, atrōcis
格 | m f 單數 | n 單數 | m f 複數 | n 複數 |
---|---|---|---|---|
主格 | atrōx | atrōc·ēs | atrōc·ia | |
屬格 | atrōc·is | atrōc·ium | ||
與格 | atrōc·ī | atrōc·ibus | ||
賓格 | atrōc·em | atrōx | atrōc·ēs, ·īs | atrōc·ia |
離格 | atrōc·ī | atrōc·ibus | ||
呼格 | atrōx | atrōc·ēs | atrōc·ia |
一個詞尾,輔音幹
编辑引用形式:vetus, veteris
格 | m f 單數 | n 單數 | m f 複數 | n 複數 |
---|---|---|---|---|
主格 | vetus | veter·ēs | veter·a | |
屬格 | veter·is | veter·um | ||
與格 | veter·ī | veter·ibus | ||
賓格 | veter·em | vetus | veter·ēs | veter·a |
離格 | veter·e | veter·ibus | ||
呼格 | vetus | veter·ēs | veter·a |
現在分詞
编辑所有現在分詞都像一個詞尾的形容詞變格,單數主格以 -ns 結尾,曲變詞幹以 -nt- 結尾:它們不一致地採用 i-幹詞尾或輔音幹詞尾。
- 對於複數屬格,i-幹詞尾 -ium 通常更常見。但輔音幹詞尾 -um 也被發現,也許特別是用作名詞的分詞,如 parentum。(語法學家塞爾維烏斯聲稱這個詞尾出現在陽性或陰性性別中,但不應該出現在中性中,這是基於所謂的屬格複數不應該比主格複數音節少的原則。[3])在詩歌中,使用輔音幹詞尾可能是出於韻律考慮,因為以 -ntium 結尾的形式除非其最後一個重音節與一個詞首輕音節融合,否則不能在抑揚格詩中使用,而這是一種不常見的(所謂「粗糙的」)融合類型。輔音幹詞尾有時被印為 -ûm,基於這是更常見詞尾 -ium 的縮寫的錯誤假設(從詞源學上看,輔音幹詞尾似乎反而是古老的形式)。
- 對於中性主格/賓格/呼格複數,i-幹詞尾 -ia 是常見的。輔音幹詞尾 -a 非常罕見,但在少數情況下被記載,如 silenta 和 fluenta(代替常見的 silentia、fluentia)。
- 對於單數離格,-e 和 -ī 都被使用:-e 形式傾向於在獨立離格結構中使用,更一般地說,在分詞具有動詞力量的情況下;-ī 形式傾向於用作形容詞,但不完全如此。總的來說,單數離格中 -e 和 -ī 的使用對於許多第三類變格名詞、形容詞和分詞顯示某種程度的不穩定性,通常不遵循嚴格或簡單的規則。
格 | m f 單數 | n 單數 | m f 複數 | n 複數 |
---|---|---|---|---|
主格 | silēns | silent·ēs | silent·ia (silent·a) | |
屬格 | silent·is | silent·ium (silent·um) | ||
與格 | silent·e silent·ī |
silent·ibus | ||
賓格 | silent·em | silēns | silent·ēs, ·īs | silent·ia (silent·a) |
離格 | silent·ī | silent·ibus | ||
呼格 | silēns | silent·ēs | silent·ia (silent·a) |
缺失形式的形容詞
编辑對於某些形容詞,某些性別/格/數組合可能是「缺失的」(即在古典拉丁語文本中從未使用)。
一些一個詞尾的第三類變格形容詞似乎缺乏中性主格/賓格/呼格複數形式。這種類型的詞通常採用輔音幹詞尾,通常用作具有陽性或陰性性別的名詞,或作為修飾陽性或陰性名詞的形容詞。有些被記載與中性名詞結合使用的形容詞功能,但例子可能僅限於所有性別共用相同形式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難以說該詞是作為真正的形容詞使用(根據定義,它與被修飾的名詞共用其性別)還是語法上是同位的名詞(可能在性別上不一致,如在 flūmine n Rhodanō m "羅納河" 中)。
一個例子是 iuvenis:[4] 這可以用作(通常是陽性)名詞「青年,年輕人」或形容詞「年輕的」(通常描述男性,較少描述女性):在任何情況下,它在其曲變形式中採用輔音幹詞尾,如單數離格 iuvene 或複數屬格 iuvenum。[5] 它可以被歸類為性別缺失,因為中性形式,如複數主格/賓格 *iuvena,在古典拉丁語中不存在。類似的詞 senex(「老人」,很少「老婦人」,或作形容詞「老的,年老的」)同樣顯示輔音幹變格,在古典拉丁語中中性性別的使用有限:形式 senibus,在所有性別間共用,被記載為中性名詞「saeclīs」的修飾語,在《Ciris》(一首來自 附錄維吉利亞納 的公元 1 世紀詩歌)中,但不存在獨特的中性形式,如複數主格/賓格 *sena。(缺失形式形容詞的缺失形式有時通過類比創建並被後古典作者使用;例如,在 iuvenis 的情況下,一個創新的 i-幹中性複數形式 iuvenia/juvenia 在中世紀拉丁語和新拉丁語中被記載。)
以 -tor m 和 -trīx f 結尾的詞,通常歸類為施事名詞,可以作形容詞使用,[6] 具有與現在分詞相似的意義。
- 當以 -tor 結尾的形式這樣使用時,變格保持與名詞相同,具有輔音幹詞尾。被修飾的名詞通常在語法上是陽性(雖然不一定是有生命的)。
- 當以 -trīx 結尾的形式這樣使用時,變格大多與名詞相同,但可能使用一些額外的形式,遵循如 fēlīx 等形容詞的 i-幹變格模式。因此,詞 victrīx,當用作形容詞「勝利的」時,可以有一個單數離格以 -e(victrīce)或以 -ī(victrīcī)結尾。在單數中,這類 -trīx 形容詞通常僅限於修飾陰性名詞,但在複數中,它們也開始有時與中性名詞一起使用,採用 i-幹詞尾「-ia」在複數主格/賓格/呼格中,以及「-ium」在複數屬格中:因此,在古典拉丁語中可以使用「victricia arma」和「victricium armorum」等短語。
希臘語詞尾 -ᾰ́ς, -ᾰ́δος f (-ắs, -ắdos) 和 -ῐς, -ῐδος f (-ĭs, -ĭdos),用於從地點或國家名稱形成陰性形容詞,也在拉丁語中作為陰性形容詞或名詞的詞尾使用(無論是整體從希臘語中借用的詞,還是通過類比形成的詞)。[6]
比較級(兩個詞尾輔音幹)
编辑比較級形容詞幾乎都遵循相同的變格模式,陽性和陰性單數主格以 -ior 結尾,中性單數主格以 -ius 結尾,其他形式建立在 -iōr- 詞幹上,結合輔音幹詞尾(如單數離格 -e,複數屬格 -um,中性主格/賓格/呼格複數 -a)。單數離格(-ī)和陽性/陰性賓格複數(-īs)偶爾可以找到替代的 i--幹詞尾。詞 plūrēs(作為形容詞時僅用於複數)顯示這種變格模式的修改變體。
引用形式:melior, melius
格 | m f 單數 | n 單數 | m f 複數 | n 複數 |
---|---|---|---|---|
主格 | melior | melius | meliōr·ēs | meliōr·a |
屬格 | meliōr·is | meliōr·um | ||
與格 | meliōr·ī | meliōr·ibus | ||
賓格 | meliōr·em | melius | meliōr·ēs | meliōr·a |
離格 | meliōr·e | meliōr·ibus | ||
呼格 | melior | melius | meliōr·ēs | meliōr·a |
參考資料
编辑- ↑ 3rd Declension: Locative Case in Meagan Ayer, Allen and Greenough's New Latin Grammar for Schools and Colleges. Carlisle, Pennsylvania: Dickinson College Commentaries, 2014.
- ↑ 2.0 2.1 3rd Declension: Summary of i-stem forms in Meagan Ayer, Allen and Greenough's New Latin Grammar for Schools and Colleges. Carlisle, Pennsylvania: Dickinson College Commentaries, 2014.
- ↑ Servius (c. 4th-5th century A.D.),Charles E. Murgia and Robert A. Kaster, 合编, Serviani in Vergili Aeneidos libros IX-XII commentari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于2018,第 401 頁:
- DEFENDENTUM ideo defendentum et ruentum quia ad masculinum retulit et 'hi defendentes' facit, quod et de feminino dicimus: si autem de neutro loquamur, 'defendentium' dicamus necesse est, quia 'haec defendentia' facit et, ut supra diximus, genetivus pluralis a nominativo plurali minor esse non debet.
- ↑ Irregularities and Special Uses of Adjectives in Meagan Ayer, Allen and Greenough's New Latin Grammar for Schools and Colleges. Carlisle, Pennsylvania: Dickinson College Commentaries, 2014.
- ↑ 3rd Declension: Summary of I-stem Forms in Meagan Ayer, Allen and Greenough's New Latin Grammar for Schools and Colleges. Carlisle, Pennsylvania: Dickinson College Commentaries, 2014.
- ↑ 6.0 6.1 Madvig, I. N. (1856年)George Woods, 译., A Latin Grammar for the Use of Schools,3rd版,第 61-6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