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7192, 熒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7192

[U+7191]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7193]

漢字

𤇾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0959(𤇾):
    𤇾
  • 系列#2304():
  • 說文解字
    屋下鐙燭之光。从焱、冂。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 熒
    《唐韻》戸扃切《集韻》懸扃切《韻會》互扃切,𠀤音螢。《說文》屋下燈燭之光。从焱冖。《前漢·班固敘傳》守突奧之熒燭。《註》師古曰:熒熒,小光之燭也。

    又《玉篇》熒熒,猶灼灼也。《廣韻》光也,明也。《史記·趙世家》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杜牧·阿房宮賦》明星熒熒。

    又熒惑,星名。《史記·天官書》察剛氣以處熒惑。亦作營。

    又《莊子·人閒世》而目將熒之。《註》使人眼眩也。

    又熒陽,縣名。《左傳·宣十二年》及熒澤,見六麋。《註》熒澤,在熒陽縣東。

    又《水經注》火山。似火,从地中出,名熒臺。

    又草名。《爾雅·釋草》熒委萎。《註》藥草也。

    又與螢通。《爾雅·釋蟲》熒火卽炤。《後漢·靈帝紀》逐熒光行數里。

    又《集韻》乎萌切,音宏。火光。

    又維傾切,音營。義同。

    又《集韻》《類篇》𠀤翾營切,音𧵣。《集韻》本作滎。水名。

    又《集韻》烏迥切,音濙。同瑩。聽瑩,疑惑也。《莊子·齊物論》是黃帝之所聽熒也。

    又《五音集韻》烏絅切,音鎣。火光貌。

    又《集韻》胡鎣切,濙去聲。暫明貌。


    ——《康熙字典

    字源 編輯

     
    相交的火炬。

    最早見於西周金文,像相交的火炬之形,初文是「𤇾」,本義是火光。[1]至西漢馬王堆帛書[1][2]、東漢《說文》小篆[1],火炬的交織「乂」形變為「冂」形,作為漢字單獨使用時於「冂」形中加一「火」。隸書後期和楷書「冂」縮短為「」形。

    古代字體(
    西周 說文解字
    (漢·許慎
    金文 小篆
       

    參考 編輯

    編碼 編輯

    」的Unihan資料

    漢語 編輯

    讀音 編輯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現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擬上古音英義
    yínghweng/*N-qʷˁeŋ {*[N]-qʷˁeŋ}/dazzle

    翻譯 編輯

    組詞 編輯

    見:附錄:漢語詞彙索引/熒

    日語 編輯

    讀音 編輯

    朝鮮語 編輯

    讀音 編輯

    音讀 (hyeng)

    異體字

    :若字形無法正常顯示,請安裝Unicode擴展字形檔。)

    參考資料 編輯

    1. 1.0 1.1 1.2 裘錫圭; 張世超 (訪問於2018-03-30), 「漢語多功能字庫:熒」, (請提供作品標題)[1]
    2. 「熒的隸書書法」, (請提供作品標題)[2], 訪問於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