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國家根據自身實際在長期實戰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軍銜制度,但總地來說,所有軍隊的軍銜結構基本上都包括如下級別:

  1. 士兵
    1. 新兵(列兵)
    2. 二等兵
    3. 一等兵
    4. 上等兵
  2. 士官
    1. 下士
    2. 中士
    3. 上士
    4. 士官長
  3. 軍官
    1. 尉官
      1. 准尉
      2. 少尉
      3. 中尉
      4. 上尉
      5. 大尉
    2. 校官
      1. 少校
      2. 中校
      3. 上校
      4. 大校
    3. 將官
      1. 准將
      2. 少將
      3. 中將
      4. 上將
      5. 大將

有的國家還有戰時特殊軍銜,如德國的一級上將、元帥,日本的大將、元帥等。有的國家在和平時期還有榮譽軍銜,如中國的元帥。美國的將官銜制中還有非常特殊的四星上將與五星上將,它們都代表了極高的統率力,而其中的五星上將更要有極高的軍事才能或功績。

建議修訂: 前蘇聯有「大尉」軍銜。中國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授銜也有「大尉」軍銜。日本的「大尉」軍銜,則是其尉官軍銜「少尉、中尉、大尉」的最高一級。 日本的「大將」也非戰時特殊軍銜,而是其將官軍銜「少將、中將、大將」最高一級。日本的校級軍銜是「少佐、中佐、大佐」。 不少國家在「上將」之上還設有最高一級的「大將」,如中國上世紀50年代即有「大將」軍銜,目前俄羅斯、朝鮮、古巴、越南等均設有「大將」軍銜。 美國四星上將並非特殊軍銜,而是將官軍銜「准將、少將、中將、上將」的最高一級,因為從准將的一顆將星數起,上將就是四顆將星。 美國的五星上將通常戰時才授予,在上將的四顆將星外,再加一顆將星,外國通常視為美國的元帥軍銜,所以漢譯時可譯為「五星上將」,也可譯為「元帥」。 中國五十年代的元帥並非榮譽軍銜,而是實質的最高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