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
𦻏 U+26ECF, 𦻏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26ECF
𦻎
[U+26EC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B 𦻐
[U+26ED0]

跨語言 編輯

其他形式 編輯

正字通》中,此字上方的部件為而非

漢字 編輯

𦻏艸部+12畫,共16畫,倉頡碼:廿人一尸(TOMS),部件組合𠈌

參考資料 編輯

編碼 編輯

𦻏」的Unihan資料
  • Unicode編碼:
    • 十進制:159439
    • UTF-8:F0 A6 BB 8F
    • UTF-16:D85B DECF
    • UTF-32:00026ECF

漢語 編輯

字源 編輯

見於《隋禮部侍郎陳叔明墓誌》(公元614年)[1]

在清初(公元1671年)字典《正字通》中,可以找到類似的字,其上方為 (羊角)

釋義 編輯

關於「𦻏」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異體字。)

參考資料 編輯

  1. 中華字海》第293頁。陳叔明(562—614),陳宣帝第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