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
丿 U+4E3F, 丿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4E3F

[U+4E3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4E40]

跨語言

編輯
筆順
 

漢字

編輯

丿丿部+0畫,共1畫,倉頡碼:竹(H)或難竹(XH),四角號碼20000

  1. 康熙部首 第4個(丿部

衍生字

編輯

來源

編輯
說文解字
右戾也。象左引之形。凡丿之屬皆从丿。

——《說文解字

漢語

編輯
簡體正體/繁體
丿

字源

編輯
古代字體(丿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小篆 傳抄古文字
   


參考:

主要來自理查德·西爾斯漢字字源網允許使用說明),
收集來自不同形式的古文字的繪圖資料,包括:

  • 《說文解字》(小篆)
  • 《金文編》(金文)
  • 《六書通》(傳抄古文字)
  • 《殷墟甲骨文編》(甲骨文)

發音1

編輯



韻圖
丿
讀音 # 2/2
(2)
(87)
調 入 (Ø)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phet
擬音
鄭張尚芳 /pʰet̚/
潘悟雲 /pʰet̚/
邵榮芬 /pʰɛt̚/
蒲立本 /pʰɛt̚/
李榮 /pʰet̚/
王力 /pʰiet̚/
高本漢 /pʰiet̚/
推斷官話讀音 pie
推斷粵語讀音 pit3
鄭張系統 (2003)
丿
讀音 # 1/2
序號 9793
聲符 丿
韻部
小分部 2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pʰleːd/

釋義

編輯

丿

  1. 左朝下的筆順,通常讀作

發音2

編輯

韻圖
丿
讀音 # 1/2
(36)
(35)
調 去 (H)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yejH
擬音
鄭張尚芳 /jiᴇiH/
潘悟雲 /jiɛiH/
邵榮芬 /jæiH/
蒲立本 /jiajH/
李榮 /iɛiH/
王力 /jĭɛiH/
高本漢 /i̯ɛiH/
推斷官話讀音
推斷粵語讀音 jai6
鄭張系統 (2003)
丿
讀音 # 2/2
序號 9794
聲符 丿
韻部
小分部 2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leds/

釋義

編輯

丿

  1. 到達

日語

編輯

漢字

編輯
丿

部首

  1. 片假名 (no) 部首 (ノのかんむり)

讀法

編輯
  • 名乘: (no)

「從右至左彎曲;抬頭挺胸」:

「到達」:

來源

編輯
  • New Nelson:39
  • Halpern:3345
  • Halpern Learners:無登記
  • Heisig:無登記
  • Tuttle Kanji Dictionary:0a1.2
  1. 來源:電子詞典研究組授權的EDICT和KANJIDIC文件。

朝鮮語

編輯

漢字

編輯

丿 (音訓 삐침 (ppichim byeol))

  1. 第4個康熙部首

來源

編輯

越南語

編輯

漢字

編輯

丿漢越音;讀法:phiệt
丿字喃;讀法:phiết, phiệt, phút, phảy, phết, phịch
丿儒字;讀法:triệt, thiên, phét

使用說明

編輯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