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
漢語编辑
寫法编辑
讀音编辑
釋義编辑
- 指數量的大小。
- 《管子‧七法》:“剛柔也,輕重也,大小也,實虛也,遠近也,多少也,謂之計數。”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陶公性檢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
- 《新唐書‧東夷傳‧日本》:“至煬帝,賜其民錦線冠,飾以金玉,文布為衣,左右佩銀蘤,長八寸,以多少明貴賤。”
- 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上‧屠蘇酒》:“正月朔旦,出藥置酒中煎,數沸,於東向戶中飲之,先從少起,多少任意。”
- 《三俠五義》第二回:“有此三不教,束修不拘多少。故此無人敢請。”
- 猶多、許多。
- 《漢書‧刑法志》:“今郡國被刑而死者歲以萬數,天下獄二千餘所,其冤死者多少相覆,獄不減一人,此和氣所以未洽者也。”
- 唐·杜牧《江南春》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朱子語類》卷一一七:“且人一日間此心是多少私意,起多少計較都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不知是天地間做甚麼也!”
-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畢竟歷過多少間阻,無限風波,然後到手,方為希罕。”
- 曹禺《雷雨》第二幕:“你看這些傢具都是你從前頂喜歡的東西,多少年我總是留着,為着紀念你。”
- 猶少、少許。
- 《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徙樂浪,道死。”
- 裴松之注引晉·孫盛《魏氏春秋》:“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會(鍾會),語便自無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又可多少問朝事。”
- 幾何,若干。
- 《南史‧蔡撙傳》:“武帝嘗謂曰:‘卿門舊尚有堪事者多少?’”
- 宋·蘇軾《策別十五》:“今夫一戶之賦,官知其為賦之多少,而不知其為地之幾何也。”
- 《武王伐紂平話》卷上:“紂王曰:‘用多少人夫?’費仲曰:‘用人夫五百萬。’”
- 茅盾《子夜》七:“你自己想想,你的實力比起錢葆生來差多少?”
- 或多或少;稍微。
- 晉·干寶《搜神記》卷七:“張掖太守焦勝上言:‘以留郡本國圖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
- 朱自清《中國歌謠‧歌謠的歷史》:“他們對於歌謠,多少有一點隨便的態度。”
- 高下,優劣。
- 《三國志‧魏志‧胡質傳》:“遼感言,復與周平。”
- 裴松之注引晉·虞預《晉書》:“﹝周﹞子陔,字元夏。陔及二弟韶茂,皆總角見稱,並有器望,雖鄉人諸父,未能覺其多少。”
- 按《晉書‧武陔傳》作:“雖諸父兄弟及鄉閭宿望,莫能覺其優劣。”
- 嘆詞。多麼。
- 唐費冠卿《久居京師感懷詩》:“上國無交親,請謁多少難。”
- 《朱子語類》卷一三五:“顏子不是一箇衰善底人,看他是多少聰明!”
- 《秦併六國平話》卷上:“且將刺客周光放回楚軍,令它回報楚王,使它早早退兵,免得二國干戈,多少省事!”
- 疑问代词。问数量。如:这个村子有多少人家?ㄧ今年收了多少粮食?
- 代词。表示不定的数量。如:我知道多少说多少ㄧ有多少人,准备多少工具。
同義詞编辑
方言用詞 — 多少[地圖] | ||
---|---|---|
語言 | 地區 | 詞 |
文言文 | 幾多 | |
書面語 (白話文) | 多少 | |
官話 | 北京 | 多少 |
臺灣 | 多少 | |
濟南 | 多少 | |
西安 | 多少 | |
武漢 | 幾多、好多 | |
成都 | 好多 | |
揚州 | 多少 | |
合肥 | 好些、好多 | |
粵語 | 廣州 | 幾多、幾 |
香港 | 幾多、幾 | |
台山 | 幾多 | |
陽江 | 幾多、幾 | |
贛語 | 南昌 | 幾多 |
客家語 | 梅縣 | 幾多 |
苗栗(北四縣) | 幾多 | |
屏東(內埔,南四縣) | 幾多 | |
新竹縣(竹東,海陸) | 幾多 | |
臺中(東勢,大埔) | 幾多 | |
新竹縣(芎林,饒平腔) | 幾多 | |
雲林(崙背,詔安腔) | 幾多 | |
晉語 | 太原 | 多少 |
閩北語 | 建甌 | 幾多 |
閩東語 | 福州 | 若夥 |
閩南語 | 廈門 | 偌濟 |
泉州 | 偌濟 | |
漳州 | 偌濟 | |
臺北 | 偌濟 | |
高雄 | 偌濟 | |
檳城(泉漳) | 幾 | |
馬尼拉(泉漳) | 偌濟 | |
潮州 | 若濟 | |
吳語 | 上海 | 多少、幾化、幾多化 dated |
蘇州 | 幾化 | |
溫州 | 幾倈兒、幾倈 | |
湘語 | 長沙 | 好多 |
雙峰 | 好多、幾多 |
翻譯编辑
翻譯 | |
---|---|
|
日语
〈多少〉【たしょう】Template:Ja-名 多少。
多少を問わない
不拘多少。
副 多少,稍微。
多少知っている
多少知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