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詞典:破壞
維基詞典方針 |
---|
基本原則 |
方針與指引 四大支柱 |
內容準則 |
不要加入自己剛發明的東西 表明出處 描述外部連結 詞條命名規範 圖片使用規範 維基詞典不是什麼 |
行為準則 |
共識原則 騷擾與人身攻擊 編輯戰與編輯守則 多重賬號與惡意破壞 假冒簽名 詞條的所有權 慎選使用者名稱 |
管理準則 |
權限級別 機器人 保護與半保護方針 封禁 刪除與快速刪除 |
法律準則 |
版權 侵權 合理使用 |
破壞經常是指通過增刪或修改內容,故意危害維基詞典正確性與完整性。例如故意把正常內容替換成猥褻的、誹謗的、或者其他不相關的內容。
我們絕不容忍一切破壞。雖然我們鼓勵維基人先警告再封禁破壞者,但管理員實施封禁之前,未必需要先行警告。
儘管有些維基人的行為可能違反維基社群的共識或守則,但只要他們懷有改進維基詞典的善意,那就不算破壞。另外,編輯戰也不算破壞。您須仔細考慮,方能區分到底哪些改動有益,哪些是好心辦了壞事,而哪些是破壞。如果把善意改動指認為破壞,反倒不妙。
任何人有權發現並處理破壞,如果閣下不能處理破壞,請匯報並尋求他人幫助。
2002年IBM的研究表明,英文維基百科大多數明顯的或清空頁面的破壞會在五分鐘內被修復。但是,破壞仍然可能影響所有用戶,在您編輯一個頁面之前,不妨先查看一下該頁面的歷史,看看是否有漏網的破壞。
不是所有破壞都是顯眼的,亦不是所有大量的或有爭議的修改皆是破壞,在確認新數據或資料是否正確,或是善意動機下的錯誤,或是全然的破壞時需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