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詞的用法源於閩南語,可能源自龜毛兔角/龟毛兔角 (guīmáotùjuě)(形容不可能之事),臺灣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依俗定漢字為「龜毛」。也有推測因宋朝蔡襄字君謨出身福建,精通茶學,故閩南語「工夫茶」另稱「君謨茶」(kun-bo te)[1],可能傳到臺灣音訛「ku-mo͘ te」,再分出「ku-mo͘」指費一番工夫[2]。
龜毛
- 男性陰毛
龜毛
- (閩南語,臺灣華語) 指不乾脆、不爽快、吹毛求疵或過度自我堅持;講究
- (閩南語) “龜毛”,《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cmn, nan-hbl),中華民國教育部,2025年.
- ↑ 陳香白 (2017年8月2日) 潮州工夫茶[1],水星文化, →ISBN,頁 25
- ↑ Module:Quote第2982行Lua错误:Parameter "via" is not used by this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