𦬫 U+26B2B, 𦬫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26B2B
𦬪
[U+26B2A]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B 𦬬
[U+26B2C]

跨語言

编辑

漢字

编辑

𦬫艸部+4畫,共8畫,部件組合

來源

编辑

漢語

编辑

字源1

编辑

形聲漢字:意符 + 聲符 (OC *kʰʷeːnʔ)

源自1922年出土東漢《熹平石經》周易殘碑從「𦬦隸變的字形,由於隸變過程中普遍從「竹」者混同訛變成「艸」,其筆畫那一點也當成石花忽略,而認定「」形不被重視[1][2];直到戰國秦漢簡帛書陸續出土隸定,才確認為從「艸」從「犬」。

釋義

编辑
關於「𦬫」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異體字。)

出處

编辑
  1. 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卷五》,四川辭書出版社. 1985-08-01. 另見討論
  2. 杜忠誥, 說文篆文訛形釋例, 文史哲出版社. 2002:  222, ISBN 978-957-549-417-9 

字源2

编辑
關於「𦬫」的發音和釋義,請見「𦬦(疑)的類推,臺灣戶政用字)」。
(此字是「」的異體字。)

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