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编辑
正體/繁體 (秀才)
簡體 #(秀才)
 
維基百科有一篇相關的條目:

發音

编辑

註解
  • séu-cài - 書面;
  • séu-còi - 口語.

名詞

编辑

秀才

  1. (歷史) 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生員」的俗稱
  2. (歷史) 科舉時代科目稱呼,始於漢朝,唐朝將其與明經進士並設科目
    近義詞:茂才 (漢朝避諱詞)
  3. (延伸) 書生學者
  4. 才德俊秀之士
  5. (咱人話遊戲) 中秋博饼遊戲獎品等級,達成條件為有一個紅∷
    近義詞:一秀

同義詞

编辑
  • (書生)

未找到Thesaurus:學者頁面

衍生詞

编辑

派生詞

编辑
漢字詞秀才):

其他:

日語

编辑

詞源1

编辑
詞中漢字
しゅう
常用漢字
さい
二年級
漢音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ja

/sɨusai//ɕɨusai//ɕuːsai/

可能早在718年就有使用。[1]

源自中古漢語 秀才 (中古 sjuwH dzoj, 字面意思為“優秀的,傑出的 + 才能,能力”)。

發音

编辑

名詞

编辑

(しゅう)(さい) (shūsaiしうさい (siusai)?

  1. (歷史) 古代日本律令 (Ritsuryō)制下式部省所實行的最高官吏考試制度
  2. (歷史) 通過該等考試的人
  3. (歷史) 中國明清之時通過院試
  4. (歷史)州官推薦擔任政府職務
  5. (延伸) 書生學者
  6. (延伸)才華
用法說明
编辑

“有才華者”之義在現代最通用。

派生詞彙
编辑

詞源2

编辑
詞中漢字
しゅう > す
常用漢字
さい
二年級
不規則 漢音

/sɨusai//susai/

演變自歷史發音 siusai[1][2][3]出現在公元970–999年成書的《宇津保物語》。[1]

在現代日語中基本已棄用。

發音

编辑

名詞

编辑

()(さい) (susai

  1. (歷史棄用) 古代日本律令 (Ritsuryō)制下式部省所實行的最高官吏考試制度
  2. (歷史棄用) 通過該等考試的人

參考資料

编辑
  1. 1.0 1.1 1.2 1988年国語大辞典(新装版)(日語),東京小學館
  2. 2.0 2.1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3. 1995,《大辞泉》(大辞泉)(日語),東京小學館ISBN 4-09-501211-0

朝鮮語

编辑
此字詞中的漢字

名詞

编辑

秀才 (sujae) (諺文 수재)

  1. 수재 (sujae)的漢字?

越南語

编辑
此字詞中的漢字

名詞

编辑

秀才

  1. tú tài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