𡷪 U+21DEA, 𡷪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21DEA
𡷩
[U+21DE9]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 𡷫
[U+21DEB]

跨语言

编辑

汉字

编辑

𡷪山部+7画,共10画,部件组合

参考

编辑

字源

编辑

+ 。文献首见于南朝玉篇·屾部》:“⿱屾犬,音疑,古文。”台湾学者陈新雄考据“𠤗𠤘”与《古文四声韵》引〈王庶子碑〉字形相近[注 1]汉字部件“矢”(“⿱人大”或“𠓡”)变为“天”(或“犬”),“匕”与“入”所组类“切”形偏旁则变成“屾”[1]

清朝《康熙字典》将汉字部件“屾”作“艸”讹变成“𦬦”,如之汉字部件“犬→夭”形变而分为二字收录。或视其为“”、“”的异体不一[注 2],在此从《玉篇》。

释义

编辑
关于“𡷪”的发音和释义,请见“”。
(此字是“”的异体字。)

注释

编辑
  1. 此类仿造古文现象,学者多称之为“改隶作篆”或“以隶作古”。
  2. 盖汉字部件“犬→夭(天)→夫”形变,故明朝杨慎《说文先训》皆视与“𡷪”同一字,清朝《字汇补》收之[2]

出处

编辑
  1. 教育部异体字字典:𠤘(疑)𦬦(疑)
  2. 溯源典出:
    • 《古文四声韵·二十五蒸》:凝,所列古文隶定“⿱屾夫”。
    • 《四声篇海·山部第三》:“⿱屾夭”,古文音疑。又,嶷亦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