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维基词典!
编辑最近修改又不支援zh-cn、zh-tw等語碼。Justice305(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3:23 (UTC)
條目寫著寫著找到了這個變位模板,查了下頁面歷史,又看到您用戶頁的第一句話,忍不住笑出聲了www
那麼,您近日會翻譯新模組的內容嗎?(或者我找時間處理?)—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4月14日 (三) 04:47 (UTC)
- @TongcyDai:我本来也想搬的,但是en:Module:es-verb里面列了很多FIXME,而且改动还比较频繁,我就想等后面他们过一两个星期稳定下来了再搬,这边暂时先用旧的模板凑合一下。阁下搬词条的时候可以看一下enwikt那边的历史记录(4月10日前的一般都行)然后复制历史记录里面的旧的变位模板参数就能正常显示了。 --Hzy980512(讨论) 2021年4月14日 (三) 04:58 (UTC)
- 我了解了,謝謝您。—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4月14日 (三) 07:56 (UTC)
另外,剛才注意到您在建立分類頁的時候並沒有添加 wikidata 連結的習慣。我自己認為建立連結有助於日後編者編輯,因此一定會加上。方才已經幫您把您創建的所有分類頁都加上了,謹此告知。—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4月14日 (三) 09:02 (UTC)
- @TongcyDai:好的,了解了。不好意思,对这个系统之前没有很了解,以后我注意。--Hzy980512(讨论) 2021年4月14日 (三) 09:09 (UTC)
- 謝謝您的了解,也謝謝您對詞典做出的卓越貢獻~—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1年4月14日 (三) 09:14 (UTC)
误操作
编辑因为手机上操作不便,不小心回退了您一次编辑,在此表示抱歉。--Sayonzei(讨论) 2021年4月27日 (二) 02:45 (UTC)
- @Sayonzei:没事😂,不过趁这个机会想请您看看我的机器人申请。 --Hzy980512(讨论) 2021年4月27日 (二) 03:59 (UTC)
Template:ru-noun
编辑KotoriBot处理的时候最好帮我把[[Category:俄语名词]]\n*
(简体字)处理掉,这是我昨天刚展开的标题模板。不确定换行数量的话留着就行。如果阁下不想做就算了,问题不大的。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29日 (四) 02:25 (UTC)
- 发现阁下处理完了,那我自己来吧。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29日 (四) 02:27 (UTC)
- @EdwardAlexanderCrowley:我随便翻了几个页面好像没见
[[Category:俄语名词]]\n*
呢,是不是有的没有 --Hzy980512(讨论) 2021年4月29日 (四) 02:38 (UTC)- 确实有些没有。但这不是我一个人引入的,比如[1],就不是展开标题模板的时候引入的。 𝓔.𝓐.𝓒𝓻𝓸𝔀𝓵𝓮𝔂𝟞𝟞𝟞✍️ 2021年4月29日 (四) 02:41 (UTC)
- @EdwardAlexanderCrowley:我随便翻了几个页面好像没见
烦请解惑,多谢。Stang 2022年5月2日 (一) 21:49 (UTC)
模板更新
编辑它的两种汉字写法,反復横跳び和反復横とび都比全假名的更常用,因此由假名链接汉字会更好一点。--Leiem(留言) 2022年12月20日 (二) 03:23 (UTC)
- 但这种两种表记常用的就不太好决定放在哪个词条,所以我觉得可能放在假名里比较好点 Hzy980512(留言) 2022年12月20日 (二) 03:47 (UTC)
多重模板更新
编辑在Thesaurus:中國中發現lua有多達7處,完全不知如何下手,望給予指點。 180.217.41.211 2023年2月5日 (日) 14:11 (UTC)
- 感谢提醒,已修复,可参考Special:diff/7483087。-- Hzy980512(留言) 2023年2月5日 (日) 14:25 (UTC)
你對我的回退的問題
编辑你好!最近我留意到你回退了我在「他们」的編輯,把它變回重定向頁。可是,我覺得將繁簡體的對應頁面分開還是有必要的。英語維基詞典中的「關於中文」和「關於漢字」有提到為什麼要將繁簡體分開。加上,有些字的資訊有分開才能說清楚的。例如,在「车」中,有提到倉頡碼、字源等資訊,這些資訊是應該留在「车」而不應該遷移到「車」的。 Beefwiki(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4:06 (UTC)
- 那些车等需要分开的可以分开,但是他们除了重定向到他們没有其他的信息,因此我们的方针是只留重定向,因为如果按您方法不使用重定向简体中文使用者在编辑的时候留下[[他们]],导致要再点一次才能进主词条,影响浏览体验,因此请编辑的时候如果页面只有Template:zh-see,请直接改成到繁体主词条的重定向 Hzy980512(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5:04 (UTC)
模板更新
编辑在用到名字時,模板都會顯示錯誤,以下是受影響的頁面列表 不知如何修復 180.217.41.52 2023年5月20日 (六) 03:53 (UTC)
- 完成,感謝報告。 Hzy980512(留言) 2023年5月20日 (六) 04:21 (UTC)
Need your input on a policy impacting gadgets and UserJS
编辑Dear interface administrator,
This is Samuel from the Security team and I hope my message finds you well.
There is an ongoing discussion on a proposed policy governing the use of external resources in gadgets and UserJS. The proposed Third-party resources policy aims at making the UserJS and Gadgets landscape a bit safer by encouraging best practices around external resources. After an initial non-public conversation with a small number of interface admins and staff, we've launched a much larger, public consultation to get a wider pool of feedback for improving the policy proposal. Based on the ideas received so far, the proposed policy now includes some of the risks related to user scripts and gadgets loading third-party resources, best practices for gadgets and UserJS developers, and exemptions requirements such as code transparency and inspectability.
As an interface administrator, your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are warmly welcome until July 17, 2023 on the policy talk page.
Have a great day!Samuel (WMF), on behalf of the Foundation's Security team 2023年7月10日 (一) 12:08 (UTC)
請求更新
编辑在條目 ханец 中有模板更新問題 1.200.98.2 2023年8月7日 (一) 04:38 (UTC)
你為什麼要把漢語拼音轉寫刪掉
编辑- 根據歷史紀錄,我回退的是你之前編輯的版本,為何改成錯誤的 Fglffer(留言) 2023年9月10日 (日) 03:09 (UTC)
- 看到你把他加回去了--Fglffer(留言) 2023年9月10日 (日) 03:11 (UTC)
- 我那次编辑是为了把不带转写的翻译里的斜体去掉,比如嘸沒里面的例句,没有发音/转写,但是下面的标准汉语翻译会变成斜体。我改的时候删错东西了,所以没有给翻译的会出错,为了方便更改先回退了您的编辑,见谅。 Hzy980512(留言) 2023年9月10日 (日) 03:12 (UTC)
又有Lua錯誤出現
编辑參考條目:㑸。 Fglffer(留言) 2023年9月26日 (二) 10:46 (UTC)
- 您模板用错了。应该用
{{def-uncertain}}
-- Hzy980512(留言) 2023年9月26日 (二) 10:57 (UTC)- 應該不是我用錯,而是英文維基那邊有改模板,看來要用機器人或手動改了,畢竟這模板我好像也有用到近百個條目上--Fglffer(留言) 2023年9月26日 (二) 11:36 (UTC)
Module:Languages出現錯誤
编辑在唐的頁面當中詞源章節裡,出現Lua錯誤 在Module:Languages的第354行:attempt to index field '?' (a nil value)的錯誤訊息,盼修復。 Fglffer(留言) 2023年10月19日 (四) 15:14 (UTC)
- 感谢报告,已 完成。-- Hzy980512(留言) 2023年10月19日 (四) 16:47 (UTC)
- 又出現新的錯誤,在հազար和սոնիճ當中出現Lua錯誤 在Module:Languages的第1420行:attempt to index field 'type' (a nil value),望抽空檢查。
- en又㕛叒叕改code了,來個機器人【MIr. -> ira-mid】即可。--Sayonzei(留言) 2024年1月27日 (六) 16:44 (UTC)
- 又出現新的錯誤,在հազար和սոնիճ當中出現Lua錯誤 在Module:Languages的第1420行:attempt to index field 'type' (a nil value),望抽空檢查。
多個模板錯誤
编辑在的हिम頁面有多個Lua錯誤 在Module:Languages/errorGetBy的第14行
在вещь、поле當中,模板後大小超過限制的頁面,不知道是不是要更新desctree模板 Fglffer(留言) 2023年10月29日 (日) 05:02 (UTC)
- 已修复,感谢报告- Hzy980512(留言) 2023年10月29日 (日) 07:41 (UTC)
分類出錯
编辑在Category:說文部首當中,無法顯示 Fglffer(留言) 2023年11月11日 (六) 13:48 (UTC)
- 已修复,感谢报告 -- Hzy980512(留言) 2023年11月11日 (六) 14:44 (UTC)
Lua錯誤 again
编辑在類義詞庫均出現錯誤訊息,參見:Thesaurus:感激,第2個是在ווייץ詞源章節出現 Fglffer(留言) 2023年12月10日 (日) 19:30 (UTC)
- 意第緒語已修復。類義詞庫估計是哪個模組更新之後得另加語言代碼了,有請機器人。--Sayonzei(留言) 2023年12月11日 (一) 01:32 (UTC)
請求協助
编辑抓取Category:翻譯模板的資料 要更新的模組(Category tree/poscatboiler/data/templates)被全保護 Fglffer(留言) 2023年12月27日 (三) 14:07 (UTC)
不確定是否要更新
编辑有錯誤訊息出現:腳本錯誤:函數「quote_t」不存在。,是不是需要檢查呢? Fglffer(留言) 2023年12月31日 (日) 04:43 (UTC)
- 是Module:Quote太旧了,因为这个模块太大太复杂了,而且要翻译很多东西,目前没人想更新,如果想暂时解决错误的话,用
{{quote-book}}
代替{{quote-text}}
即可。-- Hzy980512(留言) 2023年12月31日 (日) 04:46 (UTC)
我需要協助搬運
编辑Lua錯誤 在Module:Headword的第579行:此語言的詞條必須置於Appendix: 空間下。的錯誤有56個。
需要用機器人協助將其移至Appendix:諾維亞語(或西方國際語等其他不符收錄標準的人工語言)/條目。 Fglffer(留言) 2024年1月27日 (六) 14:44 (UTC)
新Lua錯誤
编辑參考благополучие此條目 Fglffer(留言) 2024年3月16日 (六) 08:26 (UTC)
- 完成。--Sayonzei(留言) 2024年3月16日 (六) 08:57 (UTC) 搬模組後已
已經把相關子模組從中文WIKI移植過來,但沙盒測試還是有
Module:Citation/CS1第1823行Lua錯誤:attempt to call upvalue 'has_invisible_chars' (a nil value)
因不熟lua語言,煩請協助修正,這樣也能統合其他引用模板;另外,眼拙複製名稱出錯,弄出Module:Module:Citation/CS1/Link、Module:Module:Citation/CS1/Links、Module:Module::Citation/CS1/Utilities,也煩請刪除,謝謝。 Justice305(留言) 2024年6月13日 (四) 06:05 (UTC)
- 请问您编辑的时候有什么地方需要这个模组吗,由于条目格式有很大不同,百科那边的Lua模块环境和这边的区别很大,移植的话需要改很多东西,如果没有什么特殊需要还是建议用这边现有的模块模板,比如
{{cite-book}}
什么的(参考英文词典的说明en:Template:cite-book)。-- Hzy980512(留言) 2024年6月13日 (四) 06:32 (UTC)
也沒啥,習慣中文wiki那邊的引用文獻格式,想移植過來統一格式的也不只我,既然lua模組環境區別很大,那就擱著以後再說。Justice305(留言) 2024年6月13日 (四) 08:41 (UTC)
简体标题
编辑个人认为不应该删除简体标题,简单使用intitle可以检索该字的使用情况,类似分类中的包含「某某」的汉语词。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2:34 (UTC)
- 但这是我们站之前也讨论过的问题,使用简体标题会影响简体编者和读者的体验,在写简体词条的时候必须要用类似
[[錯誤|错误]]
的写法,否则直接链接到简体软重定向页面读者的浏览体验很不好。您说的这个分类问题在维基百科上也有,比如w:Category:非洲裔美國人文化,里面就掺杂简体和繁体。我知道您是想改善简体用户的浏览体验,我也很想因为毕竟我编辑也是用简中的,我之前还专门写了个JS脚本来处理简繁小节不能跳转的问题。但是有的时候因为技术限制必须有所取舍。而现在这个使用重定向的规则是我们以前的共识,达成这一共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浏览体验问题。您如果想提出改善简中的浏览查阅体验的方案,也很有必要考虑这一点。--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2:56 (UTC)- 我们应该可以把
{{zh-see}}
改成和{{ja-see}}
一样,在简体页面直接嵌入繁体页面的义项。 GnolizX(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2:59 (UTC){{zh-see}}
本身就有这个功能,但是在这边被去掉了,但是就算这样也没有发音之类的信息 --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3:02 (UTC)- 把整个章节嵌入呢,类似User:GnolizX/发卡。 GnolizX(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3:21 (UTC)
- 可以暂时改成硬重定向啊。比方说汉语水平考试中大多数用的简体,那用繁体字进行统计的意义可能就会弱很多,或者说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3:21 (UTC)
- 这样,我看能不能写一个模板来实现
{{zh-see}}
的自动添加分类功能,到时候硬重定向里加上这个模板,就能自动从繁体的主词条里拿到分类。 --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4:29 (UTC)- @Kethyga 请您先不要创建重定向。--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5:42 (UTC)
- 关于简体的内部链接问题,如果是单字的话,比如日語愛読書鏈入的简体的「书」字,还有单字的「马」等。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1日 (四) 08:52 (UTC)
- 关于简体重定向或zh-see的问题,之前在Wiktionary:啤酒馆/2022档案#不太懂這裡對於簡體與繁體的原則中,也有人提到,「跨语言连结的问题,如果不使用简体标题创建一个页面,在部份外语的词典只有创建简体页面,在侧边栏会无法找到中文词典的连结,这样显得有点奇怪:外语使用者在找一个中文词语却以为中文词典里没有这个页面。」其他语言中没有全域繁简转换,如果不建立简体标题,会让人以为中文版本没有这个词条。而简体中文学习者相对来说应该比繁体的多,对于外语学习者不利。
- 在英文版的
{{zh-wp}}
模板中假如中维维基百科如果没有建立对应的繁体或简体,也无法预览对应的百科页面,其他可能链接到维基词典的项目也可能会有类似的问题。 - 另 @TongcyDai @Sayonzei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2:29 (UTC)
- 中文維基詞典主要還是為中文使用者服務的。如果一位外語使用者使用其他版本的詞典時有能力/意願進一步查看中文版的解釋,要求其知道「中文有簡繁兩套書寫系統」並不為過。雖然無法直接透過跨語言連結直接點入中文維基詞典,但直接修改網址二級域名仍能跳轉至正確頁面(但也不能假定每個人都有這種知識就是了)。我覺得,在考慮外語學習者的便利性之前首先還是得先考慮中文使用者(特別是編者)的體驗。—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6:12 (UTC)
- @TongcyDai 维基词典应该不是用来束之高阁、孤芳自赏的。照顾简体用户和编者,不认为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没有简体词头会让读者以为中文版只有繁体条目或内容,仅从中文作为外语来看,使用简体的应该不会比用繁体的少。直接修改网址二级域名仍能跳转至正确页面,可能多数人不知道。读者可以了解中文有不同的书写系统,但是不应该强迫读者只去使用其中一种。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6:45 (UTC)
- 我不認為沒有簡體詞頭就會讓讀者以為中文維基詞典只有繁體條目或內容,就算他們真的那麼以為那也不是我們該首先顧慮的。這確實不是非此即彼的問題,但如前面留言所提及的,在現有技術的限制下必須有所取捨。拿
{{zh-see}}
來說,若能修改成「在只有漢語章節時充當硬重新導向,和其他語言共用時則用作軟重新導向,嵌入繁體頁面的義項」,那麼我支持為所有簡體頁面加設此模板。但我目前並沒有能力/精力做這樣的修改。—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7:00 (UTC)- 暂时并不需要如此复杂,之前之所以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建立的简体的重定向被Hzy980512删除,才发起此话题。至少重定向不是有害的,而且大量用户会使用的。如果严格按照Wiktionary:快速删除守则,并没有删除简体的选项。词典和百科不同的是,查询中文维基百科是看中文(zh)里边这个概念怎么说,维基词典是看这个词,有具体的词形。简体的词和简体的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14 (UTC)
- 其他语言的汉语页面也多是用繁体来做主词条,输入简体查询的人最终都会进入繁体页面来查看释义。就算能在英语词典的简体词条跳转到汉语词典的简体词条,也还是需要再点一次才能进入主词条,所以在一个本质上只是一个软重定向的页面没有语言链接链至中文,个人认为并没有很大的问题。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27 (UTC)
- 至于提到的有的语言只有简体词条的问题,能举个例子吗?就算是有这种,我认为也是他们语种应该解决的问题(应改用繁体作为主词条),而不是我们需要作出调整。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31 (UTC)
- 个人观察似乎不是这样。以最近的日语来说,繁简分立条目,比如ja:喜欢、法语fr:喜欢,匈牙利语hu:喜欢、俄语ru:中國。仅以繁体作主条目的并不多。也很少见软重定向。其他语言中都有的词条形式,唯独源语言中不存在,不奇怪吗?--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32 (UTC)
- 汉语繁体形式作为汉语词典的主形式是最佳实践,我认为其他语种也应该这样。目前的办法不是完美的,但是是我们之前讨论出来的最好的,按您的方法的话也有利有弊。但是我们作为汉语词典,主要服务的是汉语使用者,而不是别的语言的汉语学习者(他们应该查询自己语种的词典的汉语词条),如果原因只是因为个别语言的词典使用简体作为汉语词主词条,我们不应该以这个理由修改现行的办法。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47 (UTC)
- 想必大家学英语的最终都会直接或多或少地去阅读母语词典。保留大多数读者使用的词形至少给读者留了一个入口。而且维基词典很难说是母语使用者多,还是第二语言使用者多,个人经验平时看外语的机会可能比看母语词典的时候多。而且高阶学习者最终都会接触母语词典。而且不是说以简体作主词条,是不要把简体重定向删除。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57 (UTC)
- 我说了,您的方法有利也有弊,我们只是选了最好的,这样简体编者可以自由地留简体链接也能一键进入主词条。但是按您的方法,简体链接就需要按两次才能到主词条。虽然别的词典有跨语言链接了,却牺牲了我们网站浏览者的方便、牺牲了简体编者的方便,这样怎么说都不是最好的吧?我知道肯定也有外语的汉语学习者访问我们站,但是我们主要服务的还是汉语是母语的人,其他语种的词典应该考虑他们的汉语学习者,把主词条改成繁体,来让跨语言链接正确链到我们的主词条,而不是我们要依他们的做法做出改动牺牲我们自己的方便。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03 (UTC)
- 没有实际数据表明,删除简体就是最好的和两全其美的途径。不认为有充足的理由删除多数人使用的词形(至少一半吧)。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08 (UTC)
- 多數使用簡體的人都能簡單地找到內容所在的頁面,這就已經足夠了。—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8:13 (UTC)
- 我从来没有说过这个方法是两全其美。我是说考虑多方面问题以后是目前最好的。所谓多数人使用的词形就算创建也是一个实质上的软重定向页面,并没有增加任何信息量,而只是让浏览,或者让简中编者的编辑变得更加麻烦,除非它有独立于繁体的义项。而且并不是说我们词典没有收录简体词形,只是它合并到繁体下而已。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14 (UTC)
- 没有简体标题,至少从外语无法进入词条页面,不论是简体还是繁体的。而且强迫用户使用繁体真的是好的选择?而且现在的
{{zh-forms}}
的模板原因,词头只有繁体。而且现在仅仅只是方便了编者,是否也方便了读者还难说。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21 (UTC)- 為什麼要這麼執著於從其他語種站點的詞條進入本站呢。不管是從其他搜尋引擎進入,還是在本站搜尋欄輸入簡體形式,都能將使用者引導至目標頁面,何來強迫之說?其他語種設計上的不足真的不是我們該在乎的。—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8:29 (UTC)
- 有哪里强迫用户使用繁体了吗?用户输入简体,不是就跳转到主词条了吗?主词条里也写了简体形式是什么了啊,再加上网站的简繁转换,简中用户不基本不会见到几个繁体字。如果按您的方法,才是逼简中编者要手动链接至繁体主词条吧。如果留简中链接,就麻烦访客要点两次。如果要让访客只点一次,自己就要手动链到繁体主词条。不是麻烦这边就是麻烦那边,而且新来的编者可能不知道,就只留简体链接,最后不是让访客都要按两次才能进主词条?为什么您说得像是我图自己方便呢?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33 (UTC)
- 需要內鏈的可以寫程序改爲主詞條的繁體形式,也可以避免通過系統轉換,。此外中文維基百科也是繁簡混用,也沒見繁簡和地區詞跳轉有多麼的糟糕。
- 還有一種辦法,也和一些語種一樣,繁簡形式分立條目。也可以無縫銜接。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0:03 (UTC)
- 修改现行的方案耗时耗力,但是相应地没有得到好的回报。简繁分立维护两个词条信息冗余,如果同义的话,修改一个还要相应修改另一个。内链用程序修改我就更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怎么用程序修改?开一个机器人每有一个新编辑就检测一下是否有简体链接再将其转换?而且做这些的理由完全不成立,就为了别的语种里的跨语言链接?请您考虑一下相应的人力成本。我们有这种精力为什么不先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上,比如多写点词条,或者整理一下以前自动创建的没有任何义项的空词条?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0:20 (UTC)
- 从一开始就不单单是其他语言的跨语言链接,而是简体是中文的一种词元形式,其确实的存在。正如日语的新旧字体、塞尔维亚语的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不认为仅仅为了跳转更简单,而删除实际存在的字体形式。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0:29 (UTC)
- 内链跳转修改是指將
法国
改为法國
。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0:31 (UTC) - 如果简体形式有自己的词义,那好,我是支持创建简体形式的,但是现在大部分简体形式只是写法和繁体形式不一样,其他的如发音、词义一模一样,创建词条的话只是把繁体形式的词义又写一遍,那有什么意义吗?主词条里已经把简体形式写得很清楚,简中用户想查国家,也会自动跳转到國家,然后里面也有很大的字体写了简体形式国家,那还要有什么其他的功能?再然后您提到百科。本身我们词典这个做法就是和中文维基百科一致的,唯一不一样就是为了统一我们要求主词条都在繁体形式下。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0:35 (UTC)
- 关键是为什么一定少删除简体的词形呢?并不反对暂时仅以繁体为主。您可能忽视了维基是个全球性的项目,并不仅仅指针对特定地区。用户在Google上搜索一个简体字形,假如词典中没有,他可能就不会进到网站来。对于中文用户来说,类似的阿拉伯语、印地语、谚文等,如果网站上显示的结果和自己看到的不一致,通常也不会认为是自己想搜索的内容。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1:01 (UTC)
-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第一优先考虑的就应该是汉语用户,而不是其他语言的用户。而且就算退一步讲,有汉语学习者想查某个简中词条,不管是在站内搜索,还是Google之类站外,都能找到相应的主词条,因为我们主词条里都是用
{{zh-forms}}
写清楚了简体形式的,搜索引擎搜索的不只是词条名,还有词条内容。再退一步讲现在绝大部分搜索引擎也都支持简繁转换,搜简体是肯定能搜出繁体的。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1:08 (UTC)- 您可以试试自己不熟悉的文字,阿拉伯文、天城文的。我觉得仅仅为了跳转方便,删除简体词形,无法说法读者。我觉得我可能也不会是唯一一个来打扰的。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1:21 (UTC)
- 如果主词条里有我要找的那个文字,站内搜索一下就能搜到,如果搜不到,那就不对就要加到主词条里。我查法语德语词的时候,英语维基词典里有时候没有创建屈折形式,我也可以用站内的全文搜索找到主词条,因为那个屈折形式肯定在主词条下的屈折变化表里。而且不同的是如果没有创建那个屈折形式的词条,我把变格形直接打到URL的“wiki/”后面,是没法跳到主词条的。但是我们这里就算没有创建简体词条,也可以由MediaWiki自动转换跳到繁体主词条上,根本没有任何不便。如果您没有其他理由,那我觉得就没法说服我或者其他编者。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1:33 (UTC)
- 您可以试试自己不熟悉的文字,阿拉伯文、天城文的。我觉得仅仅为了跳转方便,删除简体词形,无法说法读者。我觉得我可能也不会是唯一一个来打扰的。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1:21 (UTC)
-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第一优先考虑的就应该是汉语用户,而不是其他语言的用户。而且就算退一步讲,有汉语学习者想查某个简中词条,不管是在站内搜索,还是Google之类站外,都能找到相应的主词条,因为我们主词条里都是用
- 关键是为什么一定少删除简体的词形呢?并不反对暂时仅以繁体为主。您可能忽视了维基是个全球性的项目,并不仅仅指针对特定地区。用户在Google上搜索一个简体字形,假如词典中没有,他可能就不会进到网站来。对于中文用户来说,类似的阿拉伯语、印地语、谚文等,如果网站上显示的结果和自己看到的不一致,通常也不会认为是自己想搜索的内容。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1:01 (UTC)
- 内链跳转修改是指將
- 从一开始就不单单是其他语言的跨语言链接,而是简体是中文的一种词元形式,其确实的存在。正如日语的新旧字体、塞尔维亚语的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不认为仅仅为了跳转更简单,而删除实际存在的字体形式。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0:29 (UTC)
- 修改现行的方案耗时耗力,但是相应地没有得到好的回报。简繁分立维护两个词条信息冗余,如果同义的话,修改一个还要相应修改另一个。内链用程序修改我就更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怎么用程序修改?开一个机器人每有一个新编辑就检测一下是否有简体链接再将其转换?而且做这些的理由完全不成立,就为了别的语种里的跨语言链接?请您考虑一下相应的人力成本。我们有这种精力为什么不先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上,比如多写点词条,或者整理一下以前自动创建的没有任何义项的空词条?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0:20 (UTC)
- 没有简体标题,至少从外语无法进入词条页面,不论是简体还是繁体的。而且强迫用户使用繁体真的是好的选择?而且现在的
- 没有实际数据表明,删除简体就是最好的和两全其美的途径。不认为有充足的理由删除多数人使用的词形(至少一半吧)。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08 (UTC)
- 而且删除了简体词元形式,无法用来统计汉字的真正使用情况。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03 (UTC)
- 如果您想说的是那个“使用[某个简体汉字]的汉语词”的分类,也可以把它加到繁体词条下。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06 (UTC)
- @Kethyga:您也不是不清楚本站漢語詞的平均品質有多糟糕,那些「高階學習者」到了本站又能查到什麼呢。與其在意這些枝微末節的問題,不如趕緊把早期自動匯入的那些條目改善了(包括您之前大量移動但仍沒有實際內容的歇後語頁面)還更有意義些。—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8:21 (UTC)
- 我说了,您的方法有利也有弊,我们只是选了最好的,这样简体编者可以自由地留简体链接也能一键进入主词条。但是按您的方法,简体链接就需要按两次才能到主词条。虽然别的词典有跨语言链接了,却牺牲了我们网站浏览者的方便、牺牲了简体编者的方便,这样怎么说都不是最好的吧?我知道肯定也有外语的汉语学习者访问我们站,但是我们主要服务的还是汉语是母语的人,其他语种的词典应该考虑他们的汉语学习者,把主词条改成繁体,来让跨语言链接正确链到我们的主词条,而不是我们要依他们的做法做出改动牺牲我们自己的方便。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8:03 (UTC)
- 想必大家学英语的最终都会直接或多或少地去阅读母语词典。保留大多数读者使用的词形至少给读者留了一个入口。而且维基词典很难说是母语使用者多,还是第二语言使用者多,个人经验平时看外语的机会可能比看母语词典的时候多。而且高阶学习者最终都会接触母语词典。而且不是说以简体作主词条,是不要把简体重定向删除。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57 (UTC)
- 汉语繁体形式作为汉语词典的主形式是最佳实践,我认为其他语种也应该这样。目前的办法不是完美的,但是是我们之前讨论出来的最好的,按您的方法的话也有利有弊。但是我们作为汉语词典,主要服务的是汉语使用者,而不是别的语言的汉语学习者(他们应该查询自己语种的词典的汉语词条),如果原因只是因为个别语言的词典使用简体作为汉语词主词条,我们不应该以这个理由修改现行的办法。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47 (UTC)
- 重新導向不是有害的,但在絕大多數的簡繁轉換都能自動產生的情形下,手動建立重新導向還是略顯冗餘的。—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7:32 (UTC)
- 其他语言的汉语页面也多是用繁体来做主词条,输入简体查询的人最终都会进入繁体页面来查看释义。就算能在英语词典的简体词条跳转到汉语词典的简体词条,也还是需要再点一次才能进入主词条,所以在一个本质上只是一个软重定向的页面没有语言链接链至中文,个人认为并没有很大的问题。 Hzy980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27 (UTC)
- 暂时并不需要如此复杂,之前之所以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建立的简体的重定向被Hzy980512删除,才发起此话题。至少重定向不是有害的,而且大量用户会使用的。如果严格按照Wiktionary:快速删除守则,并没有删除简体的选项。词典和百科不同的是,查询中文维基百科是看中文(zh)里边这个概念怎么说,维基词典是看这个词,有具体的词形。简体的词和简体的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7:14 (UTC)
- 我不認為沒有簡體詞頭就會讓讀者以為中文維基詞典只有繁體條目或內容,就算他們真的那麼以為那也不是我們該首先顧慮的。這確實不是非此即彼的問題,但如前面留言所提及的,在現有技術的限制下必須有所取捨。拿
- @TongcyDai 维基词典应该不是用来束之高阁、孤芳自赏的。照顾简体用户和编者,不认为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没有简体词头会让读者以为中文版只有繁体条目或内容,仅从中文作为外语来看,使用简体的应该不会比用繁体的少。直接修改网址二级域名仍能跳转至正确页面,可能多数人不知道。读者可以了解中文有不同的书写系统,但是不应该强迫读者只去使用其中一种。 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6:45 (UTC)
- 中文維基詞典主要還是為中文使用者服務的。如果一位外語使用者使用其他版本的詞典時有能力/意願進一步查看中文版的解釋,要求其知道「中文有簡繁兩套書寫系統」並不為過。雖然無法直接透過跨語言連結直接點入中文維基詞典,但直接修改網址二級域名仍能跳轉至正確頁面(但也不能假定每個人都有這種知識就是了)。我覺得,在考慮外語學習者的便利性之前首先還是得先考慮中文使用者(特別是編者)的體驗。—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25年1月16日 (四) 06:12 (UTC)
- 关于简体的内部链接问题,如果是单字的话,比如日語愛読書鏈入的简体的「书」字,还有单字的「马」等。 Kethyga(留言) 2024年10月31日 (四) 08:52 (UTC)
- @Kethyga 请您先不要创建重定向。--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0月30日 (三) 15:42 (UTC)
- 这样,我看能不能写一个模板来实现
- 评论“使用简体标题会影响简体编者和读者的体验,在写简体词条的时候必须要用类似[[錯誤|错误]]的写法”:本来就是如此。汉语简体与日语新字体部分词形相同,如果键入简体,添加链接时还需考虑目标页面是否(应)存在日语词条(如国家、浅薄等),并不比直接键入繁体更方便。 dringsim 2025年1月27日 (一) 16:23 (UTC)
- 我们应该可以把
- 要是能有像svwikt一样5秒内自动跳转主词条的功能的话,我会支持留纯简体的。--Sayonzei(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6:50 (UTC)
lua错误
编辑在单字页面调用模板{{Han char}}
时提示错误,比如網中提示「Module:Zh-han第410行Lua错误:attempt to call upvalue 'get_section' (a nil value)」。麻烦看一下。 Kethyga(留言) 2024年11月27日 (三) 02:36 (UTC)
- 好了,多谢提醒。-- Hzy980512(留言) 2024年11月27日 (三) 02:41 (UTC)
MediaWiki:Gadget-defaultVisibilityToggles.js
编辑元素這翻譯怎麼看怎麼怪,應該要跟簡體一樣用項目吧,而且也沒有完全用成繁體 Fglffer(留言) 2025年4月19日 (六) 10:23 (UTC)
- 我不知道繁体用不用项目这个词,就用元素了,既然您说可以用项目那我就改成项目了 Hzy980512(留言) 2025年4月19日 (六) 10:34 (UTC)
zh-forms中的红链
编辑中文版zh-forms中显示为红链的缺失詞形,未加入维护分类漢語紅鏈/zh-forms,比如「鹹絲絲」有红链的「咸丝丝」,该页面未加入前述的红链分类。 Kethyga(留言) 2025年5月25日 (日) 06:18 (UTC)
過濾器
编辑是否需要將非中文的標題行加入過濾器,級別为提醒,有時複製了英語的標題,忘记翻译。另@TongcyDai Kethyga(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09:51 (UTC)
- 我不太会编写过滤器,有时间的时候我看看 -- Hzy980512(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11:36 (UTC)
- 說錯了,應該是章節,比如章節應該是「英語」,卻寫成了English。(標題行應該只是詞性章節下面的那一部分) Kethyga(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13: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