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
漢語
編輯簡體與正體/繁體 (富士) |
富 | 士 |
---|
詞源
編輯發音
編輯專有名詞
編輯富士
日語
編輯詞中漢字 | |
---|---|
富 | 士 |
ふ 四年級 (借字) |
じ 五年級 (借字) |
吳音 |
其他表記 |
---|
不二 不尽 |
詞源
編輯⟨puzi⟩ → /ɸuʑi/ → /fuʑi/
發音
編輯專有名詞
編輯- 富士,不二,不尽: 富士山 (Fujisan)之簡寫: 富士山
- 905–914年,《古今和歌集》(第11卷,第534首)
- 人知れぬ思ひをつねにするがなる富士の山こそ我が身なりけれ
- hito shirenu omoi o tsune ni Suruga naru Fuji-no-yama koso waga mi narikere
- (請為此使用例補充翻譯)
- 人知れぬ思ひをつねにするがなる富士の山こそ我が身なりけれ
- 有關使用本詞的更多用例,請參閱Citations:富士。
- 905–914年,《古今和歌集》(第11卷,第534首)
- 富士 (日本靜岡的一個市)
- 姓氏
引文
編輯有關本詞的更多用例,請參閱Citations:富士。
衍生詞彙
編輯派生詞
諺語
編輯- 富士は磯 (Fuji wa iso)
派生語彙
編輯- → 漢語:
- → 荷蘭語: Fuji
- → 英語: Fuji
- → 法語: Fuji
- → 德語: Fuji
- → 意大利語: Fuji
- → 朝鮮語: 후지 (Huji)
- → 葡萄牙語: Fuji
- → 俄語: Фудзи (Fudzi)
- → 西班牙語: Fuji
- → 越南語: Phú Sĩ
名詞
編輯古典日語
編輯其他形式
編輯詞源
編輯首個引文見於《常陸國風土記》(約717-724年)。
詞源仍有爭議,主要的說法有
- 源自阿伊努語 フヂ (huji, 「火(神)」),阿伊努人常將火山與火神聯想起來。[1]
- 也見阿伊努語 カムィフチ, カムィフヂ (kamuy huci, kamuy huji, 「火之女神」),該詞含有詞素カムィ (kamuy, 「神」)。[2]
- Alexander Vovin(2017年)認為其派生自火 (pu, 一上代東國方言詞,且古日語語料中僅出現過一次[3],推測等價於西部古日語的結合形式po,和獨立形式pi) + 主 (nusi):[4]
- *⟨pu nusi⟩ → */punusi/ → */punsi/ → ⟨puzi⟩
該漢字表記首次出現於《駿河國風土記》和《續日本紀》(797年),可能是與民間詞源理論富 (fu, 「富有」) + 士 (shi, 「士兵」)關聯起來而產生的表記。有多種民間詞源理論,比如說其源自不死 (fushi)。大多民間詞源理論依賴將其解釋為音讀詞,但是Vovin認為,依賴漢語語素解釋一個古老的日語地名難有說服力。
專有名詞
編輯富士 (Puzi) (假名 ふじ)
引文
編輯有關本詞的更多用例,請參閱Citations:富士。
派生語彙
編輯- 日語: 富士 (Fuji)
參考資料
編輯- ↑ John Batchelor (1925年) The Pit-dwellers of Hokkaido and Ainu Place-names Considered,Sapporo,第 10 頁
- ↑ John Batchelor (1905年) An Ainu-English-Japanese dictionary (including a grammar of the Ainu language)[1],Tokyo; London: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Co.,Huchi詞條,在線版本見此,最右欄
- ↑ 大約759 萬葉集 (卷20,詩4419),文本見此
- ↑ Alexander Vovin and William McClure, editors (2017年) Studies in Japanese and Korea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Beyond,Leiden, Boston:Brill,ISBN 978-90-04-35085-4,第 80-89 頁:「On The Etymology of the Name of Mt. Fuji」
- ↑ 參考英譯:Kazuha Tashiro (2017年), 「Mount Fuji and waka poetry [富士山與和歌]」,Yoshinori Yasuda, Mark J. Hudson, 合編,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Civilization: Japanese Perspectives [環境與文化的跨學科研究:日本視角] (Routledge Studies on Asia and the Anthropocene) (英語),Routledge,ISBN 9781351748605
- ↑ 參考英譯:Matthew Zisk ((我們可以確定引用的日期嗎?)) Three types of semantic influence from Chinese through kundoku glossing on the Japanese language[2]
越南語
編輯此字詞中的漢字 | |
---|---|
富 | 士 |
專有名詞
編輯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