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谈话,欢迎留言。

向日葵
向日葵

邓启昌您好!

欢迎您加入到维基词典的大家庭!这是一个创作自由的免费的人人可编辑的多语言词典的协作计划,它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人类古今的所有词语并用中文来解释它们。这包括着每种语言的语源读音解释维基词典中文版始于2004年5月,至今为止已有1,955,750个大大小小的词条。请参见常见问题帮助来获得有关如何使用本网站的更多信息。维基词典中的所有内容均在GNU自由文档协议证书下发布,这意味着它将是完全自由的。详细信息请参见版权

如果您有兴趣参与这项重大工程的编辑工作,您可以把自己的用户名加入到维基词典人列表上。如果您在编辑方面遇到了困难,欢迎您在啤酒馆提出。如果您对某一单词有着疑问,请在茶室里提出。您也可以直接在我的对话页上留言,会尽快地给您回复。如果您对维基还比较陌生,可以参考如何编辑页面体例说明繁简转换布局解释或到社区主页与别的维基人交往。与别的维基人交往时请在有关用户的对话页上留言(点击左上角的"讨论本页"即可进入)。留言时请在言尾注上您的用户名与留言时间(国际协调时),点击编辑框左上角的或输入--~~~~即可。别的维基人都是像您我一样的真人,抽出自己的宝贵时间在此无私奉献。编辑某些词条时难免会有分歧,可以在有关词条的讨论页上(点击左上角的"讨论本页"即可进入)进行理智的讨论,请注意礼貌。

最后祝我们合作愉快!让我们一起编出一部一流的在线多语言词典!

维基媒体非营利组织所承办的其他项目:

m:首页


元维基
协调各维基计划
w:首页


维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书
b:首页


维基教科书
教科书和手册
q:首页


维基语录
名人名言的集锦
s:首页


维基文库
自由的源文档库
Wikispecies:首页


维基物种
自由的物种资料库
commons:首页


维基共享资源
共享的多媒体资料库
Wikinews:Main Page


维基新闻
自由的新闻资源


是欢迎您的维基人Shibo77 对话页09:06 2006年2月22日 (UTC)

Don't understand Chinese? Post {{User lang-0|zh}} on your user page or put it into your Babel box.
Vi ne komprenas Ĉina lingvo? Bonvolu fiksi {{User lang-0|zh}} sur via uzanto paĝo aŭ metu ĝin en via babela ŝablono.

打个招呼

编辑

很高兴在这里又见到你,希望我们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对于你的留言,我有一处不明白,就是关于词源的模版,是“词源”这个标题的模版,还适用于词源部分的模版呢?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见fr:Wiktionnaire:Liste de tous les modèles的模版,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像这样系统的模版库。回头再详细和你谈谈我的想法,如果不打扰的话。--Demos 18:04 2005年11月22日 (UTC)

其实编辑页面是有国际音标的,你只要在“保存本页”的按钮下方的下拉菜单里面选择IPA就能看到了,呵呵。

说到计划,我觉得有必要建立Wiktionary:体例说明以及Wiktionary:所有模版列表这两个页面:

  • 体例说明里面,参考现有的词典,建立起如何标注词条的规范。包括字型、位置、隶属关系等;还有,Wiktionary:缩写中可用的缩写,包括词源、词性、修辞、学科领域等。我觉得也不需要太严格,否则会让编者很不舒服,但是起码的规范是一定要有的,这之间还要慢慢斟酌尺度。
  • 模版列表里面,分类编排可用的编辑模版。原则是宁滥勿缺,呵呵。因为如果实践下来不合用的模版删了便是,如果反之,就得在该改的页面上一个一个地改,太麻烦了。所以这会是个大工程,可能需要很多时间。首先可以建立一个框架,需要用什么类型的模版,可以参考fr:Wiktionnaire:Liste de tous les modèles。然后最好着手将体例说明里面涉及的规范都模版化,这里我有一个困惑,就是模版的名字是用中文好还是英文好,比如{{-n-}}我当时就想要改成{{-名-}},但是考虑到user:Jusjih的系统,以及可能在输入上的便利,还是保留了原来的样子。但是,在略语表里的模版,我觉得还是用中文为好:比如对于<光学>,{{光}}比{{Opt}}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显然得多。

想听听你的意见。--Demos 09:48 2005年11月24日 (UTC)

体例

编辑

关于体例,我是这样想的,与其花很多精力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法语体例,还不如做一个可扩充的,所有语言都能使用的框架。这样,不管是德文,还是梵文都能在同一个体例下建立,对使用者也是一种便利。只是这种想法可能还很不成熟,有很多语言可能相当独特,不能用这种简单的框架来规范,比如那种高度屈伸的非洲语言……不知道维基中文能不能有一天做到这一步…… anyway,作为软件层的体例当然可以有例外,这比容纳小写字母要容易得多了。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就先尝试开始如何?初步的目标是可以让英文、中文、法文都能适用这个体例。不过我快要临近考试了,也不能保证这里的出勤率,呵呵。说到这个,我住在五区,卢森堡公园附近,情况良好,请您放心:) --Demos 16:56 2005年11月25日 (UTC)

呵呵,你客气什么:) 希望早点看到你的成果。我正在着手Wiktionary:体例说明,但最近时间比较紧张,欢迎帮手。

对了,我偷偷摸摸建立过一些缩写,比如{{v.i}},{{v.t}}等等;你不必管这些现有的,觉得怎么样合适就怎么做。最后我可以要求管理员删除原有模版的。--Demos 20:24 2005年11月29日 (UTC)

略语表

编辑

你好,我看到你的略语表了,谢谢。我们又进了一步呢。其实你可以把它直接写在Wiktionary:缩写里的,我建议里面再加上引伸义、转义、比喻、集合词、行话等,如何?

关于简繁的问题,我试着做一个转换表:

<口>口語、俚語 <口>口语、俚语
<牘>文牘用語 <书>书面语
<方>方言 <方>方言
<古>古語 <古>古语、古义
<罕>罕用 <罕>罕用语
<廢>廢義 <废>废义
<貶>貶義 <贬>贬义
<兒>兒語 <儿>儿语
<學>學生用語 <学>学生用语
<詩>詩歌套語 <诗>诗歌用语
<詈>詈語 <粗>粗话
<委>委婉語 <委>委婉语
<諺>諺語 <谚>谚语

抱歉回晚了,我支持你的想法。保重身体。--Demos 12:48 2005年12月5日 (UTC)
关于<诗>,我保留原来的看法。因为“套语”这个词让人觉得有僵化使用的意思,实际上<诗>用来说明一些诗歌里面才使用的含义,比如你举的例子,在诗歌语境里能够为人理解,而别的语境则不然。至于使用,就很个人化,可能未必提及大海就用the deep吧。个人意见。--Demos 12:53 2005年12月5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