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
U+6575, 敵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6575

[U+6574]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6576]

跨語言

編輯

漢字

編輯

攴部+11畫,共15畫,倉頡碼:卜月人大(YBOK),四角號碼08240部件組合

衍生字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說文解字
仇也。从攴啻聲。

——《說文解字

漢語

編輯
正體/繁體
簡體
異體 𢿪

字源

編輯

形聲漢字(OC *deːɡ):聲符 (OC *hljeɡs) + 意符 (擊打)

詞源

編輯

源自原始漢藏語 *m-taːj (報復;怨恨)。與景頗語 tai (tai³¹, 復仇;報復)米佐語 tǎi (互相為敵;怨恨)同源。

發音

編輯



韻圖
讀音 # 1/1
(7)
(127)
調 入 (Ø)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dek
擬音
鄭張尚芳 /dek̚/
潘悟雲 /dek̚/
邵榮芬 /dɛk̚/
蒲立本 /dɛjk̚/
李榮 /dek̚/
王力 /diek̚/
高本漢 /dʱiek̚/
推斷官話讀音
推斷粵語讀音 dik6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構擬中古音 ‹ dek ›
構擬上古音 /*[d]ˁek/
英語翻譯 oppose; enemy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2340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deːɡ/

釋義

編輯

  1. 己方不和,相互利害關係矛盾,有衝突對抗的一方。
  2. 仇視
  3. 抵擋住,能與某事物抗衡或能與某事物相提並論
      ―    ― 
    寡不寡不  ―  guǎbùzhòng  ― 
      ―    ― 

組詞

編輯

日語

編輯

漢字

編輯

5年級漢字

讀法

編輯
  • 吳音: じゃく (jaku)ぢやく (dyaku, 歷史)
  • 漢音: てき (teki, 常用)
  • 訓讀: あだ (ada, ); かたき (kataki, , 常用)

詞源1

編輯
詞中漢字
かたき
六年級
訓讀
其他表記

發音

編輯

名詞

編輯

(かたき) (kataki

  1. 敵人
  2. (おや)(かたき)
    oya no kataki
    (報)父母的

詞源2

編輯
詞中漢字
てき
六年級
漢音

發音

編輯

名詞

編輯

(てき) (teki

  1. 敵人
    • 1999 3月 1, 「とろける(あか)(かげ) (とろける(あか)(かげ)) [溶化的赤影]」, 出自 BOOSTER 1, 科乐美:
      (からだ)()かして(あし)もとの(かげ)にもぐり、(てき)()(した)から(こう)(げき)する。
      Karada o tokashite ashimoto no kage ni moguri, teki no mashita kara kōgeki suru.
      融化身體遁入腳下的影子,從敵人的正下方進行攻擊。
  2. 對手
    (てき)(たお)
    teki o taosu
    擊敗對手
複合詞
編輯
衍生詞彙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1.0 1.1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朝鮮語

編輯

詞源

編輯

源自中古漢語 (中古 dek)。《訓蒙字會 / 훈몽자회》(1527) 中記載的中古朝鮮語讀音作 (tyek) (耶魯拼音tyek)。

漢字

編輯
韓語維基文庫包含此漢字的原文:

(音訓 원수 (wonsu jeok))

  1. (jeok)的漢字?敵人

複合詞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1]

越南語

編輯

漢字

編輯

儒字;讀法:địch

  1. địch (敵人)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