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汉语
寫法编辑
讀音编辑
釋義编辑
- 矛與盾。
- 《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楯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 喻對立、不一致、互不相容的事物或關係。
- 《魏書‧李業興傳》:“异曰:‘圓方之說,經典無文,何怪於方?’業興曰:‘圓方之言,出處甚明,卿自不見。見卿錄梁主《孝經義》亦云上圓下方,卿言豈非自相矛楯?’”
- 唐·劉知幾《史通‧浮詞》:“今之記事也則不然,或隔卷異篇,遽相矛盾;或連行接句,頓成乖角。”
-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曹唐》:“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矛楯之極,則是非鋒起。”
- 〈哲〉 指互相依賴又互相排斥的關係。
相關詞彙编辑
- 其他寫法:矛楯
- 近義詞:相異|對立|抵觸
- 反義詞:一致
- 派生詞:自相矛盾|矛盾律
- 同音詞(現代標準漢語):
- 相關詞彙:
- 常見詞語搭配:階級~|互相~|彼此~|自相~|前後~|產生~|鬧~|解決~|心里~
翻譯编辑
翻譯 | |
---|---|
|
|
日语
〈矛盾〉【むじゅん】Template:Ja-名·自サ
本詞中的漢字 | |
---|---|
矛 | 盾 |
む 常用漢字 |
じゅん 常用漢字 |
音讀 |
朝鲜语
- 모순〈矛盾〉的汉字表记。
越南语
- mâu thuẫn[矛盾]的汉字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