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56DB, 四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56DB

[U+56DA]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56DC]

漢字

漢語數詞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2 103 104 108 1012
標準
小寫小写

十千 (馬來西亞、新加坡)
亿 (臺灣)
萬億万亿 (中國大陸)
金融
大寫大写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1766():
  • 說文解字
    陰數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部》 四
    〔古文〕𦉭《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𥨥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康熙字典

    字源

    编辑
     
    四。

    「四」本作「」,數字4的指事字,以四橫代指數詞。因為「亖」橫多、不易和「三」區分等原因,春秋文字始見假借同音的「四」為數詞4的例子,「四」為「」初文,鼻息的象形,和「」字相關。秦系文字中「亖」徹底消失,僅有「四」,所以書同文後除「四」外其他異體皆被廢除。

    《說文》古文「𠃢」來自楚文字最常見的「四」形,但形態稍訛,「𠃢」中的橫斷開了。

    古代字體(
    西周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隸辨》
    (清·顧藹吉)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秦系簡牘文字 籀文(大篆) 古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隸書
                           

    筆順

    编辑
    筆順
     

    参考

    编辑

    编码

    编辑
    ”的Unihan資料

    漢語

    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讀音

    编辑

    国语/普通话
    汉语拼音
    注音符号 ㄙˋ
    国际音标
    通用拼音 sìh
    粤语广州话
    粤拼 sei3si3
    耶鲁拼音 seisi
    国际音标
    广州话拼音 séi³xi³
    黄锡凌拼音 ¯sei¯si
    闽南语
    白话字 sì / sù (白), sù (文)
    台罗拼音 sì / sìr / sù (白), sù (文)
    吴语上海话
    国际音标
    客语
    梅县话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現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擬上古音英義
    sijH/*s.lij-s {*s.li[j]-s}/four
    中古音母,三等開,止攝,去聲,
    各家擬音(中古)
    鄭張尚芳 高本漢 李榮 潘悟雲 蒲立本 王力 邵榮芬
    各家擬音(上古)
    高本漢 李方桂 王力 白一平 鄭張尚芳 潘悟云
    Ⅷ/11部 質部 至1部 質1部

    可能的原始漢藏語詞源:
    1. 藏語詞彙:བཞི་
    2. 緬甸語詞彙:လေး
    3. 原始漢藏語詞根:#2409

    翻譯

    编辑

    组词

    编辑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四

    日語

    编辑

    一年級漢字

    日語基數詞
     <  3 4 5  >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ja

    讀音

    编辑

    朝鮮語

    编辑

    讀音

    编辑
    訓讀 (neog)
    音讀 (sa)

    越南語

    编辑

    讀音

    编辑


    異體字

    :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