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漢字
- 二
一 | ||||
一 |
漢語數詞 | ||||||||||||||||||||
---|---|---|---|---|---|---|---|---|---|---|---|---|---|---|---|---|---|---|---|---|
數字 | 位 | 複合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02 | 103 | 104 | 108 | 1012 | 20 | 30 | 40 | 200 | |
小寫 | 〇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百 | 千 | 萬 万 |
億 亿 |
兆 | 廿 | 卅 | 卌 | 皕 |
大寫 | 零 | 壹 | 貳 贰 |
參 叁 |
肆 | 伍 | 陸 陆 |
柒 | 捌 | 玖 | 拾 | 佰 | 仟 | 萬 万 |
億 亿 |
兆 |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
---|---|
說文解字 | |
---|---|
地之數也。从偶一。凡二之屬皆从二。 ——《說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
---|---|
《子集上》《二部》 二 〔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又巽二,風神名。 又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𠄠字上下畫均齊。上畫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長作二字,非。貳。𠄞𠄠𠄟二。考證:〔《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供二招大罪也。〕 謹照原文供改共。招改徼。 ——《康熙字典》 |
字源编辑
指事字,以二橫代指數字二。古文字中二橫等長,本作「𠄠」,商周文字中上橫短是「上」(「𠄞」),下橫短是「下」(「𠄟」),春秋文字「上」和「下」各加一豎,「二」不再需要與其區分,隸楷中「二」上橫為了美觀而變短。
商代文字 | 西周文字 | 春秋文字 | 戰國文字 | 《說文》 (東漢) | |||
---|---|---|---|---|---|---|---|
甲骨文 | 金文
|
金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秦系簡牘 | 古文
|
小篆
|
|
|
|
筆順编辑
|
參考编辑
编码编辑
“二”的Unihan資料 | |
---|---|
|
汉语
- 二
讀音编辑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 ||||||||||
---|---|---|---|---|---|---|---|---|---|---|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
中古音:日母,脂三等開,止攝,去聲,而至切 | |||||||||||||||||||||||||||||||||||||||||||||||||||||||||||||||||||||||||||||||||||||||||||||||||||||||||||||||||||||||||||||||||||||||||||||||||||||||||||||||||||||||||||||||||||||||||||||||||||||||||||||||||||||||||||||||||||||||||||||||||||||||||||||||||||||||||||||||||||||||||||||||||||||||||||
---|---|---|---|---|---|---|---|---|---|---|---|---|---|---|---|---|---|---|---|---|---|---|---|---|---|---|---|---|---|---|---|---|---|---|---|---|---|---|---|---|---|---|---|---|---|---|---|---|---|---|---|---|---|---|---|---|---|---|---|---|---|---|---|---|---|---|---|---|---|---|---|---|---|---|---|---|---|---|---|---|---|---|---|---|---|---|---|---|---|---|---|---|---|---|---|---|---|---|---|---|---|---|---|---|---|---|---|---|---|---|---|---|---|---|---|---|---|---|---|---|---|---|---|---|---|---|---|---|---|---|---|---|---|---|---|---|---|---|---|---|---|---|---|---|---|---|---|---|---|---|---|---|---|---|---|---|---|---|---|---|---|---|---|---|---|---|---|---|---|---|---|---|---|---|---|---|---|---|---|---|---|---|---|---|---|---|---|---|---|---|---|---|---|---|---|---|---|---|---|---|---|---|---|---|---|---|---|---|---|---|---|---|---|---|---|---|---|---|---|---|---|---|---|---|---|---|---|---|---|---|---|---|---|---|---|---|---|---|---|---|---|---|---|---|---|---|---|---|---|---|---|---|---|---|---|---|---|---|---|---|---|---|---|---|---|---|---|---|---|---|---|---|---|---|---|---|---|---|---|---|---|---|---|---|---|---|---|---|---|---|---|---|---|---|---|---|---|---|---|
|
釋義编辑
(èr,ㄦˋ;粵 ji6;而至切)
- 數詞,是第一個正雙數。大寫是“貳”,阿拉伯數字是“2”。
- 第二。例:二兒子。
- 百、千、萬位數後接整數二十、百、千時後者的簡稱。例:一百二。
- 價格元後接整數二十分的簡稱。例:三塊二。
- 次,副。與“正”相對。
- 再次。
- 相異,不同。例:二心。
- 懷疑,不確定。
- 不忠,不專心。
- 〈方〉(閩語)二十,用如“廿”。
- 〈方〉(中原、西南官話)劣等,次等。用在表示人的名詞中。
- 〈方〉(西南官話)下,表示次序在後。
- 〈方〉(江淮官話)母親。
- 〈方〉(蘭銀、中原官話)莽撞。
- 〈新/方〉(東北官話)傻、白癡、愚笨。亦褒義指人憨、可愛。常用於諧謔。例:二乎、二虎、二氣、二蛋(均為方言詞)。
翻譯编辑
翻譯 | |
---|---|
|
|
組詞编辑
日语
二
讀音编辑
朝鲜语
- 二
讀音编辑
越南语
-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