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詞典討論:漢字專題

Wihwang在话题“漢字條目的重定向與分類”中的最新留言:15年前

“笔画顺序”这部分我们应该如何写?或者不需要?另外,最好有bot来完成许多繁琐的工作。日文版已经用bot从英文版上转换文章了--Shizhao 06:24 2004年5月18日 (UTC)

这个名词是用“笔划顺序”还是“笔画顺序”?我想这种东西只能用一组图片来说明了(也可以把它们组成一个图)。但每个字都给出来不大现实,我想,如果是多个单字、偏旁部首复合起来的汉字,可以把各单字、部首的顺序在它们自己的词条里编写好,在复合字里按照书写顺序直接引用它们(或干脆按顺序给出那些单字、偏旁的链接)。关于robot,看了看日文版,没搞清楚他们那些是bot做的词条。如果是做日文里“五十音順索引”这样的词条,现在的 pywikipedia 的就够用了,现在缺的是索引内容的数据,比如四角号码检字表。--Xyb 11:15 2004年5月18日 (UTC)

还是把笔画顺序从表格中去掉。或者在文中说明--Shizhao 12:12 2004年5月20日 (UTC)

对汉字的读音应该增加反切吧。他对于古汉语是很重要的--Shizhao 12:21 2004年5月20日 (UTC)


读音的标注要做的工作还是不少的。首先从发音上来说,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大一点,普通话广东话闽南话等的差异是不必说了;小一点,各省、各地的方言也有很多不同。但这么复杂的发音系统,我们是不可能全部记录下来的,那我们就应该先关注几种典型发音的标注,先把这几个重要种类通过征集、讨论确定下来。另外,中文的标注方法也有不少,象shizhao提到的反切等,这也要搜集一下,挑重要的进行编写。发音系统×标注方法,这就有很多要写的东西。另外,汉字中的很多多音字,不同发音代表不同的含义。如果这些都写在该汉字的属性表格中可能变得很长,不好看。我想可以把读音从表格中拿出来,作为一个段落放到正文中。这样,不同发音系统、不同标注方法可以按照树形结构排列下来。同时参考英文维基词典中“翻译”部分的样式,用1、2、3等来指代某个读音是对应前面编写的哪几个释义的。--Xyb 08:29 2004年5月22日 (UTC)

一般来说,关于语源都是在一开始先介绍的,这样更有助于了解词汇的演变历史。所有的词典都是这样安排的--Shizhao 02:24 2004年5月24日 (UTC)

漢字條目的重定向與分類

编辑

大家好,下面是我對漢字條目編寫原則的兩點建議,想與諸位同仁討論,不成熟之處大家一同商議,完善我們的漢字專題。

重定向

编辑

我建議編寫漢字條目的原則:每字一頁,而非每碼每形一頁。依據者應為《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

同一字放同一頁

编辑

同一漢字可能有不同形式(例如作為其它字偏旁),Unicode中為每個形式都獨立編碼,但在編寫漢字條目時要把這些同一漢字的不同形式統一至一個頁面中說明。(應與英文版有所不同)

每字一頁是指每個獨立的漢字佔一頁,因此該漢字所衍生其它俗字、異體字、偏旁、簡化字、古字也都應該定向至此頁,并在此頁中作出區別聯系的說明,具體是指:

  • 偏旁。例如的偏旁形式,的偏旁形式,的偏旁形式,應定向至人、心、衣,并在頁面之說明此字作為偏旁時的寫法。
  • 異體字。例如綿為同一字兩種寫法,應衹選擇一個頁面。(若回字有四種寫法,也應統一至回)
  • 簡化字。例如的簡化字,的簡化字,應定向至馬、時,并在字源是說明簡化方法。
  • 俗字。例如的俗字寫法,應定向至糴,并在糴中說明。
  • 古字。《說文》解釋中常有漢字的古寫法,這些古字也應重定向至今字頁面。

不同字放不同頁

编辑

同樣,不同的漢字應分至不同的頁面,例如:

  • 為不同含義的漢字(前者意為“說”,如人云亦云,後者意為“雲彩”),應避免簡繁自動轉換。各自頁面都應衹解釋自身含義,但在中,應指明“在簡化字中字簡化至此字”。
  • 字由簡化而成,字頁面應作類似消歧義頁來編寫,如“發財”等意思指向字,“頭髮”等意思指向字。

分類

编辑

漢字分類除現有的部首和拼音外,還應根據漢字的形、音、義,采用多種分類方式,想到的幾種暫列於下:

--大維 2009年7月15日 (三) 05:13 (UTC)回复

返回到项目页面“漢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