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590F, 夏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590F

[U+590E]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U+5910]

汉字

𦣻
字形拆解/相关派生汉字
  • 系列#2001():
  • 说文解字
    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𦥑。𦥑,兩手;夊,兩足也。

    ——《说文解字

    释名
    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释名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夊部》 夏
    〔古文〕𡔰𠍺昰𡕾《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𠀤音暇。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𠀤音下。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于時夏。

    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夏。

    又國名。《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晉史》赫連勃勃。《宋史》李元昊,𠀤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

    又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賔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按九夏,有聲無辭,註疏以《雅》《頌》諸篇强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書·禹貢》羽畎夏翟。《註》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周禮·春官·𣑱人之職》秋𣑱夏。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地名。負夏,衞地。《禮·檀弓》曾子弔于負夏。

    又陽夏,在開封。《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又木名。《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夏,榎也。楚,荆也。《詩·大雅》不長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𠛬。

    又,胡可切,音荷。《𨻰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夏。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又叶創舉切,音楚。《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又叶胡故切,音互。《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餘皆戸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餘義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康熙字典

    字源 编辑

    “夏”本是从“”从“”的会意字,“日”像太阳形,“页”是突出人头的人形,故可以代指人,会人在炎日下之意,本义是夏季。商代甲骨文或反写,古文字早期正反无别。西周文字起“夏”的“页”所从“”形加人手象形“”和人足象形“”(倒“”)增繁,在侧视人形“人”上画出人足象形“止”和人手象形“”在古文字中很常见。“夏”的“夊”或讹成“”。春秋起秦文字“夏”省去意符“日”,在有人手象形“又”的“夏”基础上再加上了双手象形“𦥑”。战国六国文字仍继承有“日”的“夏”,但发生各种各样的讹变,如“夊”讹变成“女”的前提下“页”的“人”继续讹变成“又”,楚简帛或讹变出“止”、“虫”甚至省“页”,有少数仍从“日”从“页”。战国秦文字很多省去了“页”的“人”形,书同文废除了六国文字不合秦文字的异体,仍保留“日”的“夏”从此不见。汉代隶书出现了进一步省去“𦥑”的,是楷书“夏”所本,今“夏”字就此定型。

    古代字体(
    西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说文解字
    (汉·许慎
    《六书通》
    (明·闵齐伋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金文 楚系简帛文字 秦系简牍文字 古文字 小篆 传抄古文字
                       
    笔顺
     

    参考 编辑

    编码 编辑

    ”的Unihan数据

    汉语 编辑

     
    汉语维基百科有一篇文章关于:
    维基百科

    读音 编辑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尔系统,2011年)

     查阅自网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阅日期 2012-12-04。

    现代北京音(汉语拼音)中古音构拟上古音英义
    xiàhæH/*ɡˁraʔ {*[ɡ]ˁraʔ} ~ [g]ˁraʔ-s/summer
    xiàhæX/*ɢˁraʔ {*[ɢ]ˁraʔ}/great

    翻译 编辑

    组词 编辑

    见:附录:汉语词汇索引/夏

    日语 编辑

    2年级汉字

     
    日语维基百科有一篇文章关于:
    维基百科 ja

    读音 编辑

    • 吴音: (ge, 常用)
    • 汉音: (ka, 常用)
    • 训读: なつ (natsu, , 常用)

    词源1 编辑

    本词中的汉字
    なつ
    二年级
    训读
     
    日语维基百科有一篇文章关于:
    维基百科 ja

    /natu//nat͡su/

    源自 古典日语.

    发音 编辑

    名词 编辑

    (なつ) (natsu

    1. 夏天夏季 季节
      近义词: 夏季, 夏期 (kaki)
      下位词: 初夏真夏
    派生词 编辑
    谚语 编辑
    参见 编辑
    日语中的季节()() (shiki)(布局 · 文字)
    (はる) (haru)
    (しゅん)() (shunki)
    (しゅん)() (shunki)
    (なつ) (natsu)
    ()() (kaki)
    ()() (kaki)
    (あき) (aki)
    (しゅう)() (shūki)
    (しゅう)() (shūki)
    (ふゆ) (fuyu)
    (とう)() (tōki)
    (とう)() (tōki)

    专有名词 编辑

    (なつ) (Natsu

    1. 女性人名
    2. 姓氏

    词源2 编辑

    本词中的汉字

    二年级
    吴音

    源自 中古汉语 (中古 haeH)。吳音读法,这可能是最初的出处。

    也使用在 万叶集 (公元759年) 以 借音 (shakuon) 方式标示 假名Lua错误 在Module:IPA的第302行:Invalid IPA: replace g with ɡ.

    发音 编辑

    名词 编辑

    () (ge

    1. (佛教) 夏季,根据阴阳历,是从四月十六到七月十五的九十天。
    派生词 编辑
    另见 编辑

    词源3 编辑

    本词中的汉字

    二年级
    汉音
     
    日语维基百科有一篇文章关于:
    维基百科 ja

    源自 中古汉语 (中古 haeX).

    漢音读法,很可能是后来的借用。

    专有名词 编辑

    () (Ka

    1. 夏朝 中国最初传位于子的王朝
    2. 大夏 (Daika)之简写五胡十六国之一。
    3. 西夏 (Seika)之简写西夏宋朝时期的一个佛教王国
    4. 姓氏
    5. 男性或女性人名

    参考资料 编辑

    1. 1.0 1.1 2006大辞林 (大辞林),第三版(日语),东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2. 1998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NHK日语发音重音词典 (日语),东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朝鲜语 编辑

    读音 编辑

    音读 (ha)

    越南语 编辑

    读音 编辑

    异体字

    :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扩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