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
漢字
- 方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
---|---|
說文解字 | |
---|---|
併船也。象兩舟省、緫頭形。凡方之屬皆从方。汸,方或从水。府良切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 |
---|---|
倂船也。《周南》不可方思。《邶風》方之舟之。《釋言》及《毛傳》皆曰:方,泭也。今爾雅改方爲舫,非其義矣。倂船者,並兩船爲一。《釋水》曰:大夫方舟。謂倂兩船也。泭者,編木以爲渡,與倂船異事。何以毛公釋方,不曰倂船而曰泭也。曰倂船,編木其用略同,故俱得名方。方舟爲大夫之禮。詩所言不必大夫,則釋以泭可矣。若許說字,則見下从舟省而上有竝頭之象。故知倂船爲本義,編木爲引伸之義。
又引伸之爲比方。《子貢》方人是也。《秦風》西天之防。毛曰:防,比也。謂防卽方之假借也。 又引伸之爲方圓,爲方正,爲方向。 又假借爲旁。《丄部》曰:旁,溥也。凡今文尙書作旁者,古文尙書作方。爲大也。《生民》實方實苞。毛曰:方,極畝也。極畝,大之意也。又假借爲甫。《召南》維鳩方之。毛曰:方之,方有之也。方有之猶甫有之也,象兩舟省總頭形。兩當作㒳。下象兩舟倂爲一。上象兩船頭總於一處也。府良切。十部。通俗文。連舟曰舫,與許說字不同,葢方正字俗用舫。凡方之屬皆从方。——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康熙字典 | |
---|---|
【卯集下】【方部】 方 〔古文〕𤙗 《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𠀤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𠀤船也。 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又《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又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又《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又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又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又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又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又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又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又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又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𥳑也。 又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又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又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又《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又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又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又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又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又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又《廣韻》《集韻》𠀤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又《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又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又《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康熙字典》 |
字源编辑
商代文字 | 西周文字
|
戰國文字 | 《說文》 (東漢) |
---|---|---|---|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小篆
|
|
|
|
筆順编辑
|
参考编辑
编码编辑
“方”的Unihan資料 | |
---|---|
|
汉语
- 方
讀音编辑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 ||||||||||||||||||||
---|---|---|---|---|---|---|---|---|---|---|---|---|---|---|---|---|---|---|---|---|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
|
|
|
韻圖 | |
---|---|
字 | 方 |
讀音 # | 2/2 |
聲 | 幫 (1) |
韻 | 陽 (106) |
調 | Level (Ø) |
開合 | Closed |
等 | III |
反切 | 府良切 |
擬音 | |
鄭張尚芳 | /pʉɐŋ/ |
潘悟雲 | /pʷiɐŋ/ |
邵榮芬 | /piuɑŋ/ |
蒲立本 | /puaŋ/ |
李榮 | /piuaŋ/ |
王力 | /pĭwaŋ/ |
高本漢 | /piwaŋ/ |
推斷官話讀音 | fāng |
白一平–沙加爾 系統1.1 (2014) | |||
---|---|---|---|
字 | 方 | 方 | 方 |
讀音 # | 1/3 | 2/3 | 3/3 |
現代北京音 (拼音) |
fāng | fāng | fāng |
構擬中古音 | ‹ pjang › | ‹ pjang › | ‹ pjang › |
構擬上古音 | /*C-paŋ/ | /*paŋ/ | /*paŋ/ |
英語翻譯 | square | method | just, then |
Notes for Old Chinese notations in the Baxter–Sagart system: * Parentheses "()" indicate uncertain presence; |
鄭張 系統 (2003) | |
---|---|
字 | 方 |
讀音 # | 1/2 |
No. | 3023 |
Phonetic component |
方 |
Rime group |
陽 |
Rime subdivision |
0 |
Corresponding MC rime |
方 |
構擬上古音 | /*paŋ/ |
注釋 | 甲金文象槳即榜初文,下初爲單筆,猶旂左初亦作單杆 |
翻譯编辑
翻譯 | |
---|---|
组词编辑
日语
方
讀音编辑
释义编辑
- 方向。
- 地方。
- 方块。
- 方法。
- (对人的敬称)位。
- 女の方
- onna no kata
- 女士
- 女の方
- 二者中的一方。
- 【接在动词连用形之下】方法。
- 勉強の仕方
- benkyō no shikata
- 学习方法
- 勉強の仕方
- 【接在人名之下】住…家。
- 田中方の女中
- Tanaka hō no jochū
- 田中家的女佣人
- 田中方の女中
- 转交(书信用语)。
- 山下様方池田君
- Yamashita-sama kata Ikeda-kun
- 山下先生转池田君
- 山下様方池田君
- 【接体言】(表示复数)们,各位。
- 先生方
- sensei kata
- 老师们
- 先生方
- 表示所属。
- 表示时刻,比例。
- 五割方完成した
- gowari hō kanseishita
- 完成了五成左右。
- 五割方完成した
朝鲜语
- 方
讀音编辑
越南语
- 方
讀音编辑
異體字
-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