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BCD, 母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6BCD

[U+6BCC]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6BCE]
Commons:Category
Commons:Category
相關的维基共享资源檔案:

跨语言编辑

筆順
 
筆順
 

汉字编辑

部+1畫,共5畫,倉頡碼:田卜戈(WYI),四角號碼77500部件組合:⿻⿻𠃋𠃌

衍生字编辑

相关字编辑

参考编辑

說文解字
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說文解字

延伸阅读编辑

  •   在漢語Wikidata上的資料。Wikidata

汉语编辑

簡體正體/繁體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
西周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傳抄古文字
       

象形漢字:站着或跪着的女性,胸部露出乳头。在现代形式中转向了左侧。对比 (OC *naʔ, *nas),其演化过程类似,但字形中没有表示乳头的点,并在现代形式中略去了一边胸部。

词源编辑

源自原始漢藏語 *mow (女性)

发音编辑


註解
  • mō̤ - “雌性的;主要的;后缀”;
  • mū - “母亲”。
  • 閩南語
  • 註解
    • 厦门:bú - 白读;
    • bó͘ - 文读

    泉州:bú, bó͘ - 白读;

    • bió - 文读

    漳州:bú - 白读;

    • bó - 文读

    台湾:bó - 白读;

    • bió/bó͘, bú - 文读。
  • 吳語
  • 湘語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標準漢語 北京 /mu²¹⁴/
    哈爾濱 /mu²¹³/
    天津 /mu¹³/
    濟南 /mu⁵⁵/
    青島 /mu⁵⁵/
    鄭州 /mu⁵³/
    西安 /mu⁵³/
    西寧 /mv̩⁵³/
    銀川 /mu⁵³/
    蘭州 /mu⁴⁴²/
    烏魯木齊 /mu⁵¹/
    武漢 /mu⁴²/
    /moŋ⁴²/
    成都 /mu⁵³/
    貴陽 /mu⁴²/
    昆明 /mu⁵³/
    南京 /mu²¹²/
    合肥 /mʊ²⁴/
    /məŋ²⁴/
    晉語 太原 /mu⁵³/
    平遙 /mu⁵³/
    呼和浩特 /mu⁵³/ ~的
    /məʔ⁰/ 外~娘
    吳語 上海 /mu²³/
    /m̩²³/
    蘇州 /mo⁵⁵/
    杭州 /mu⁵³/
    溫州 /mu³⁵/
    徽語 歙縣 /mɔ³⁵/
    /m̩³⁵/
    屯溪 /m̩²⁴/
    湘語 長沙 /mo⁴¹/
    湘潭 /mo⁴²/
    贛語 南昌 /mu²¹³/
    客家語 梅縣 /mu⁴⁴/
    桃源 /mu²⁴/
    粵語 廣州 /mou²³/
    南寧 /mu²⁴/
    香港 /mou¹³/
    閩語 廈門 (閩南) /bɔ⁵³/
    /bu⁵³/
    福州 (閩東) /mo³²/
    建甌 (閩北) /mu²¹/
    汕頭 (閩南) /bo⁵³/
    海口 (閩南) /mu²¹³/
    /mai²¹³/

    韻圖
    讀音 # 1/1
    聲紐 (4)
    韻類 (137)
    聲調 上 (X)
    開合
    四等 I
    反切
    擬音
    鄭張尚芳 /məuX/
    潘悟雲 /məuX/
    邵榮芬 /məuX/
    蒲立本 /məwX/
    李榮 /muX/
    王力 /məuX/
    高本漢 /mə̯uX/
    推斷官話讀音 mǒu
    推斷粵語讀音 mau5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構擬中古音 ‹ muwX ›
    構擬上古音 /*məʔ/ (? or *mˁoʔ)
    英語翻譯 mother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9288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mɯʔ/

    释义编辑

    1. 生育孩子女性母亲妈妈
        ―    ― 
        ―    ― 
      反義詞
    2. 家族中对祖辈女性称呼
        ―    ― 
        ―    ― 
      反義詞
    3. (指动物) 雌性的。
        ―  niú  ― 
      同義字 ()
      反義詞
    4. 指代来源源头
        ―  xiào  ― 
    5. 姓氏

    近义词编辑

    方言用詞 — 媽媽 (“母親(當面稱呼)”) [地圖]
    語言 地區
    文言文
    書面語 (白話文) 母親
    官話 北京 媽媽
    臺灣 媽媽
    天津 媽媽老媽
    哈爾濱 媽媽
    瀋陽 媽媽
    牟平
    濟南 媽媽
    洛陽 媽兒
    萬榮
    萬榮(榮河)
    西安
    銀川
    蘭州
    西寧 阿媽媽媽姆媽
    烏魯木齊 媽媽阿娘 回族用語阿娘子 used with minorities
    武漢 姆媽媽媽
    成都 媽媽
    貴陽
    昆明
    柳州 阿媽
    徐州 媽媽大兒
    揚州 媽媽姆媽
    南京 姆媽
    合肥 媽爺
    馬來西亞 媽媽
    新加坡 媽媽
    美斯樂(瀾滄) 阿媽媽媽
    湄賽(騰衝)
    粵語 廣州 阿媽媽媽
    香港 媽咪阿媽媽媽媽打
    香港(新田圍頭話) 阿媽阿奶
    香港(錦田圍頭話)
    澳門 阿媽媽咪
    廣州(番禺) 阿媽媽媽
    廣州(花都花山) 媽媽
    廣州(從化) 阿奶阿嬸
    廣州(增城) 阿奶阿嫂阿嬸媽媽
    佛山 阿媽
    佛山(南海沙頭) 阿嬸阿媽
    佛山(順德) 阿娘
    佛山(三水) 阿媽阿家
    佛山(高明明城) 阿媽
    中山(石岐) 阿媽
    珠海(前山) 阿媽
    斗門(上橫水上話) 阿媽
    珠海(斗門) 阿媽
    江門(白沙) 阿媽
    江門(新會) 阿媽
    台山 阿媽
    開平(赤坎) 阿媽
    恩平(牛江) 阿媽
    鶴山(雅瑤) 阿媽
    東莞 阿媽阿奶阿姐媽媽 兒童用語媽咪 兒童用語
    深圳(寶安沙井) 阿大阿媽媽媽
    陽江 阿媽阿娘
    信宜 阿媽
    南寧 媽媽阿媽
    儋州
    吉隆坡(廣府) 阿媽媽咪
    新加坡(廣府) 阿媽媽媽
    贛語 南昌 姆媽
    黎川 姆媽
    萍鄉 姆媽
    客家語 梅縣 阿姆阿嫲
    興寧 阿媽
    惠州(惠城本地話) 阿媽
    東莞(清溪) 阿媽
    深圳(沙頭角) 阿媽
    五華(梅林)
    韶關(曲江) 阿姆
    連山(小三江) 阿姆阿嬸
    從化(呂田) 阿姆
    長汀 姆媽姆娓
    武平 姆姆依呀
    武平(坪畬)
    連城
    寧化 姆媽
    于都 媽媽
    瑞金 姆媽
    石城 姆媽
    上猶(社溪)
    苗栗(北四縣) 阿姆
    屏東(內埔,南四縣) 阿姆唔媽
    新竹縣(竹東,海陸) 阿姆
    臺中(東勢,大埔) 阿姆
    新竹縣(芎林,饒平腔) 阿姆
    雲林(崙背,詔安腔) 阿依
    香港 阿媽
    沙巴(龍川) 阿姆
    士乃(惠陽) 阿媽
    山口洋 阿姆
    徽語 績溪
    晉語 太原
    忻州 波哇波波呀呀波呀
    閩北語 建甌 依呀媽媽
    閩東語 福州 依媽依奶
    福清 依奶媽媽依娜
    馬祖 依奶
    閩南語 廈門 阿母阿母仔母仔阿媽阿娘
    泉州 阿母母仔阿娘
    漳州 阿母母仔咉奶嘔傴 委婉語
    臺北 阿母阿娘媽媽
    新北(三峽) 阿母阿娘姨仔
    高雄 卡桑阿母仔
    宜蘭 阿母阿娘
    彰化(鹿港) 阿母阿娘姨仔
    臺中 媽媽阿母
    臺南 歐卡桑阿母俺娘仔娘嬭
    新竹 媽媽阿娘阿母
    金門 俺娘仔
    澎湖(馬公) 阿母
    檳城(泉漳) 阿母阿媽媽媽
    新加坡(泉漳) 阿母
    馬尼拉(泉漳) 媽媽
    潮州 阿媽阿娘阿姈
    汕頭 阿媽阿嬡阿姈
    汕頭(澄海) 阿媽
    揭陽 阿媽阿嬡阿娘阿姈
    海豐 媽媽阿媽
    新山(潮汕) 阿媽媽媽
    雷州 舊用法 舊用法
    海口 阿媽阿姐阿娘 舊用法阿嫂 舊用法
    南部平話 南寧(亭子) 阿嫂阿嬸阿媼 舊用法
    吳語 上海 媽媽姆媽
    上海(崇明) 姆媽
    蘇州 姆媽
    丹陽
    杭州 姆媽媽媽
    寧波 阿姆姆媽
    溫州 阿媽阿奶
    金華 姆媽
    湘語 長沙 媽媽姆媽娘老子
    婁底 依爺姆媽娘老子
    雙峰 姆媽
    方言用詞 — 媽媽 (“母親(非當面稱呼)”) [地圖]
    語言 地區
    文言文
    書面語 (白話文) 母親
    官話 北京 媽媽
    臺灣 媽媽
    天津 媽媽
    哈爾濱 媽媽
    瀋陽 媽媽
    牟平
    濟南 媽媽
    萬榮
    萬榮(榮河)
    西安
    銀川
    蘭州 老媽
    西寧 阿媽媽媽姆媽
    烏魯木齊 老娘
    武漢 姆媽媽媽老娘黎山老 俚語孟子見 舊俚語
    成都 媽媽
    貴陽 老媽 幽默用語
    昆明 媽媽
    柳州 阿媽娘老老媽子
    徐州 媽媽大兒
    揚州 媽媽姆媽老娘
    南京 姆媽
    合肥 媽爺
    南通 娘嬭
    新加坡 媽媽老媽
    美斯樂(瀾滄) 阿媽媽媽
    湄賽(騰衝)
    粵語 廣州 老母阿媽
    香港 老母老媽子阿媽媽咪媽媽媽打
    香港(新田圍頭話) 老母阿奶
    香港(錦田圍頭話) 阿媽
    澳門 老母
    廣州(番禺) 老母
    廣州(花都花山) 老母
    廣州(從化) 老母
    廣州(增城) 老母
    佛山 老母
    佛山(南海沙頭) 老母
    佛山(順德) 老母
    佛山(三水) 老母
    佛山(高明明城) 老母母親
    中山(石岐) 老母
    珠海(前山) 老母
    斗門(上橫水上話) 老母
    珠海(斗門) 老母
    江門(白沙) 老母
    江門(新會) 老母
    台山 老母
    開平(赤坎) 老母
    恩平(牛江) 老母
    鶴山(雅瑤) 老母
    東莞 阿媽阿奶阿姐老母老乸 Changping媽媽 childish媽咪 childish
    深圳(寶安沙井) 老母
    韶關 老母
    雲浮 老母
    陽江 阿奶
    信宜 老母
    南寧 老乸
    吉隆坡(廣府) 老媽子
    新加坡(廣府) 老母
    贛語 南昌 姆媽
    黎川 家母
    萍鄉 姆媽娘老子
    客家語 梅縣 阿姆阿媽哀仔
    興寧 哀哩阿媽
    惠州(惠城本地話) 阿奶
    惠東(大嶺) 阿姆
    東莞(清溪) 阿姆
    深圳(沙頭角) 阿姆
    中山(南朗合水) 阿姆
    五華(水寨) 阿嫲阿娘阿姆
    五華(華城) 阿嫲阿娘阿姆哀哩
    五華(長布) 阿媽阿姆
    五華(棉洋) 阿娘
    五華(梅林) 阿嫲
    韶關(曲江) 哀子
    連山(小三江) 阿姆
    從化(呂田) 阿姆
    長汀 哀哩
    武平 哀哩
    武平(坪畬) 哀子
    連城
    寧化 姆媽
    瑞金 乳子
    石城
    上猶(社溪) 姐佬
    苗栗(北四縣) 哀仔
    屏東(內埔,南四縣) 哀仔
    新竹縣(竹東,海陸) 哀仔
    臺中(東勢,大埔)
    新竹縣(芎林,饒平腔) 哀仔
    雲林(崙背,詔安腔)
    香港 阿姆
    士乃(惠陽) 吾媽
    山口洋
    徽語 績溪
    晉語 太原 媽媽
    忻州 波波
    閩北語 建甌
    閩東語 福州 娘嬭
    福清 娘嬭
    馬祖 娘嬭
    閩南語 廈門 老母娘嬭阿娘
    廈門(同安) 老母
    泉州 老母阿娘
    漳州 老母娘嬭
    臺北 老母
    新北(三峽) 老母
    高雄 老母
    宜蘭 老母
    彰化(鹿港) 老母
    臺中 老母媽媽
    臺南 老母
    新竹 老母
    金門 老母俺母
    澎湖(馬公) 老母
    檳城(泉漳) 老母
    新加坡(泉漳) 老母
    馬尼拉(泉漳) 老母
    潮州 阿嬡
    汕頭 阿嬡阿姈阿母
    汕頭(澄海)
    海豐 媽媽
    新山(潮汕) 我媽
    新加坡(潮汕)
    雷州 尼母尼姨 尼嫂
    海口
    中山閩語 沙溪(隆都) 老母
    南部平話 南寧(亭子) 老娘阿媼 舊用法
    賓陽 母親
    吳語 上海
    上海(崇明)
    蘇州 姆媽
    丹陽
    杭州 姆媽媽媽
    寧波 阿娘
    溫州 阿媽阿奶
    金華
    湘語 長沙 媽媽姆媽娘老子
    婁底 依爺姆媽娘老子
    雙峰 姆媽

    翻譯编辑

    翻譯

    组词编辑

    派生語彙编辑

    漢字詞):
    • 越南語: mẫu ()

    参考编辑


    日语编辑

    汉字编辑

    2年級漢字

    读音编辑

    复合词编辑

    用法说明编辑

    作为单独一个汉字,在现代日语中有五画,没有被简化。而在新字体的复合汉字中,比如,“母”的部分被简化成四画,如同。在表外字中,该部分没有被简化。

    其他形式编辑

    词源 1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はは
    二年級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haha/: */papa//fafa//fawa//fafa//haha/

    中间的/f/ [ɸ]规则地演化为/w/ [ɰᵝ],导致/fawa//hawa/,本来按规则应演变为的最终形式为下方的hawa。这种形式首次出现于平安时代。然而,由于拼写影响或字符重复的关系,早期的/fafa/在16世纪末到室町时代末之间重新出现,后两形式一直并存到近代,然后hawa逐渐不再使用。[1]起头的/f-/ [ɸ]规则地演化为[h],从而得出现代读音[ha̠ha̠]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はは) (haha

    1. 母亲
      ()()(のぶ)(なが)(はは)(なぞ)(おお)い。
      Oda Nobunaga no haha wa nazo ga ōi.
      织田信长的母亲很神秘。
      • 931938源順和名類聚抄(卷 1,頁 116)
        母 尔雅云、母爲妣、卑履反、去聲之重、和名波々、日本紀私記云、以路波
      • 16031604,《日葡辞書》 (第196頁)
        Fafa. l, faua. ハハ. または、ハワ(母) 母.
    用法说明编辑
    • 该词不含贬义也不含褒义。然而用这个词直接称呼说话人认识的人会显得不礼貌,应使用(かあ)さん (okāsan)等更礼貌的称呼。
    • 该词有时候用在客观的叙述中,但是此时(はは)(おや) (hahaoya)更常用。
    反义词编辑
    衍生词汇编辑

    词源 2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はわ
    二年級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详见上方的haha词条。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はわ) (hawa

    1. (礼貌称呼) 母亲
      • 16031604,《日葡辞書》 (第213頁)
        Faua. ハワ (母) 母親.
      • 16031604,《日葡辞書》 (第196頁)
        Fafa. l, faua. ハハ. または、ハワ(母) 母.
      • 16031604,《日葡辞書》 (第71頁)
        Caca. カカ (かか) Faua (母)に同じ. 母. これは子供の言葉である. また、尊敬すべき婦人、あるいは、年長で一家の主婦のような婦人の意に取られる.
      • 16031604,《日葡辞書》 (第60頁)
        Bogui. ボギ (母儀) Faua (母)に同じ. 母.
    用法说明编辑

    主流日語中已不再使用。可能还用在方言中。

    词源 3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二年級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可能是haha的缩短形式,或者其原形式。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 (ha

    1. (棄用) 母亲
      • 931938源順和名類聚抄(卷 1,頁 116)
        母 尔雅云、母爲妣、卑履反、去聲之重、和名波々、日本紀私記云、以路
    用法说明编辑

    未见于单独使用,只见于复合词中。在日語已被弃用。

    衍生词汇编辑

    词源 4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あも
    二年級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在现代日語已不再使用。在759年《万叶书》成书的那段时间就已逐渐不再使用,仅偶见于一些东部方言中。[1]可能与朝鮮語 엄마 (eomma, 母亲)어머니 (eomeoni, 母亲)同源。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あも) (amo

    1. (棄用) 母亲
      • c. 759, 萬葉集 (卷20,詩4376)
        多妣由岐尓 由久等之良受弖 阿母志々尓 己等麻乎佐受弖 伊麻叙久夜之氣
      • c. 759, 萬葉集 (卷20,詩4377)
        阿母刀自母 多麻尓母賀母夜 伊多太伎弖 美都良乃奈可尓 阿敝麻可麻久母
      • c. 759, 萬葉集 (卷20,詩4378)
        都久比夜波 須具波由氣等毛 阿母志々可 多麻乃須我多波 和須例西奈布母
      • c. 759, 萬葉集 (卷20,詩4383)
        都乃久尓乃 宇美能奈伎佐尓 布奈餘曽比 多志埿毛等伎尓 阿母我米母我母
    衍生词汇编辑

    词源 5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おも
    二年級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现代日語已不再使用。可能是上文amo的一种变化形式。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おも) (omo

    1. (棄用) 母亲
      • c. 759, 萬葉集 (卷20,詩4386)
        和加々都乃 以都母等夜奈枳 以都母々々々 於母加古比須々 奈理麻之都之母
      • c. 759, 萬葉集 (卷20,詩4401)
        可良己呂武 須宗尓等里都伎 奈苦古良乎 意伎弖曽伎怒也 意母奈之尓志弖
      • c. 759, 萬葉集 (卷20,詩4402)
        知波夜布留 賀美乃美佐賀尓 奴佐麻都里 伊波布伊能知波 意毛知々我多米
    2. 奶妈
      • c. 759, 萬葉集 (卷12,詩2925)
        緑児之 為社乳母者 求云 乳飲哉君之 於毛求覧
    衍生词汇编辑
    近义词编辑

    词源 6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かか
    二年級
    訓讀

    未知。一个理论认为其为御方様 (okatasama)的简略形式,该词用于称呼别人的妻子(现在非常正式,但在江户时代属日常用语),可能受到了儿童用语的影响:

    /okatasama//katasama//kakasama//kaka/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かか) (kaka

    1. (兒童用語) 妈妈
      • 16031604,《日葡辞書》 (第71頁)
        Caca. カカ (かか) Faua (母)に同じ. 母. これは子供の言葉である. また、尊敬すべき婦人、あるいは、年長で一家の主婦のような婦人の意に取られる.
    2. (棄用) 妻子
      江户时代见于社会较低阶级间。用来和别人对话时指自己或别人的妻子。[1]
    衍生词汇编辑

    词源 7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かあ
    二年級
    訓讀

    kaka的变换形式[1]/kaka//-kka//kaː/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かあ) (

    1. 母亲
    用法说明编辑

    几乎从不单独使用。最常和礼貌前缀o-与礼貌后缀-san连用,成为(かあ)さん (okāsan)

    衍生词汇编辑

    参考编辑

    1. 1.0 1.1 1.2 1.3 1988年国語大辞典(新装版)(日語),東京小學館
    2.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3. 1998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朝鲜语编辑

    词源编辑

    源自中古漢語 (中古 məuX)。

    歷史讀音
    東國正韻讀法
    1448年,東國正韻 무ᇢ〯耶魯拼音mwǔw
    中古朝鮮語
    原文 音訓
    註解 () 讀法
    1527年,訓蒙字會[1] 어〮미〮耶魯拼音émí 모〯耶魯拼音mwǒ

    发音编辑

    • (韓國標準語/首尔) IPA(?): [mo̞(ː)]
    • 諺文(按發音拼寫):[(ː)]
      • 長元音的區別只適用於詞首。大多數朝鮮語者不再區分任何位置上的元音長度。

    汉字编辑

    韓語維基文庫包含此漢字的原文:

    音訓 어미 (eomi mo)

    1. (mo)的漢字?母亲

    复合词编辑

    参考编辑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2]

    越南语编辑

    汉字编辑

    漢越音;讀法:mẫu[1][2]
    字喃;讀法:mẫu[1][2][3][4], mẹ[5]

    1. mẫu 的漢字, “母亲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