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
U+8033, 耳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8033

[U+8032]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8034]

跨語言

编辑
筆順
 
筆順(日本)
 
筆順
 
筆順(日本)
 

漢字

编辑

耳部+0畫,共6畫,倉頡碼:尸十(SJ),四角號碼10400

  1. 康熙部首 第128個(耳部

衍生字

编辑

來源

编辑
說文解字
主聽也。象形。凡耳之屬皆从耳。

——《說文解字


漢語

编辑
正體/繁體
簡體 #

字源

编辑
古代字體(
西周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秦系簡牘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象形漢字 – 耳朵。

詞源1

编辑
 
維基百科有以下相關的條目:
 
耳 (1)

來自原始漢藏語 *r/g-na (耳朵)

發音

编辑

註解:ngi2 - 異讀.
註解
  • ngê - 白讀;
  • ngī - 文讀.
註解
  • hī/hǐ/hīⁿ - 白讀;
  • ní/jí/jíⁿ - 文讀.
註解
  • hin6 - 白讀;
  • re2 - 文讀.
註解
  • 3nyi - 白讀;
  • 3hher - 文讀.

韻圖
讀音 # 1/1
(38)
(19)
調 上 (X)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nyiX
擬音
鄭張尚芳 /ȵɨX/
潘悟雲 /ȵɨX/
邵榮芬 /ȵʑieX/
蒲立本 /ȵɨX/
李榮 /ȵiəX/
王力 /ȵʑĭəX/
高本漢 /ȵʑiX/
推斷官話讀音 ěr
推斷粵語讀音 ji5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2
現代北京音
(拼音)
ěr
構擬中古音 ‹ nyiX ›
構擬上古音 /*C.nəʔ/
英語翻譯 ear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278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njɯʔ/

釋義

编辑

  1. 耳朵
      ―  ěrlóng  ―  耳朵聽不見
  2. 像耳朵的物品
      ―  mù'ěr
  3.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邊的東西
      ―  ěrfáng  ―  主房側邊的房子
      ―  ěrmén  ― 
  4. 把手的物品
  5. 聽覺聽力
  6. (棄用)
  7. 在耳邊
  8. 姓氏
  9. (泉州話廈門話比喻義) 強制威脅某人
同義詞
编辑
翻譯
编辑

詞源2

编辑

(此詞的語源缺失或不完整。請協助添加,或在茶室進行討論。)

發音

编辑

韻圖
讀音 # 1/1
(38)
(19)
調 上 (X)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nyiX
擬音
鄭張尚芳 /ȵɨX/
潘悟雲 /ȵɨX/
邵榮芬 /ȵʑieX/
蒲立本 /ȵɨX/
李榮 /ȵiəX/
王力 /ȵʑĭəX/
高本漢 /ȵʑiX/
推斷官話讀音 ěr
推斷粵語讀音 ji5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2/2
現代北京音
(拼音)
ěr
構擬中古音 ‹ nyiX ›
構擬上古音 /*nəʔ/
英語翻譯 =⽽而已 “that’s all”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278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njɯʔ/

釋義

编辑

  1. (書面) 詞尾助詞,表示限制: 而已罷了
  2. (書面) 詞尾助詞,表示肯定或語句的停頓、結束,類似
  3. (書面) 表示轉折關係的連詞,類似

詞源3

编辑

發音

编辑

釋義

编辑

  1. 僅用於耳孫耳孙 (réngsūn)。

組詞

编辑

來源

编辑

日語

编辑

漢字

编辑

一年級漢字

讀法

编辑
  • 吳音: (ni)
  • 漢音: (ji常用)
  • 訓讀: みみ (mimi, 常用)のみ (nomi)

組詞

编辑


詞中漢字
みみ
一年級
訓讀

發音

编辑

名詞

编辑

(みみ) (mimi

  1. 耳朵
    (みみ)(かゆ)いのです。
    Mimi ga kayui no desu.
    耳朵好癢。
  2. 餅皮
  3. 織邊

衍生詞

编辑

來源

编辑
  1.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2. 1998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朝鮮語

编辑

詞源

编辑

來自中古漢語 (中古 nyiX)。

歷史讀音
東國正韻讀法
1448年,東國正韻 ᅀᅵᆼ〯耶魯拼音
中古朝鮮語
原文 音訓
註解 () 讀法
1527年,訓蒙字會[2] 귀〮耶魯拼音kwúy ᅀᅵ〯耶魯拼音


發音

编辑
  • (韓國標準語/首尔) IPA(說明): [i(ː)]
  • 諺文注音:[(ː)]
    • 長元音的區別只適用於詞首。大多數朝鮮語者不再區分任何位置上的元音長度。

漢字

编辑
韓語維基文庫包含此漢字的原文:

(音訓 (gwi i))

  1. (i)的漢字?耳朵

組詞

编辑

來源

编辑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3]

沖繩語

编辑

漢字

编辑

組詞

编辑

詞源

编辑

與本島日語 (mimi)同源。

名詞

编辑

(平假名 みん,羅馬字 min)

  1. 耳朵

越南語

编辑

漢字

编辑

儒字;讀法:nhĩ, nhải, nhãi

  1.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rfdef}}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