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
U+5200, 刀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5200

[U+51FF]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5201]

跨语言

编辑
筆順
 
筆順
 

其他形式

编辑
  • (作右偏旁时)
  • (部分漢字的上部構件)

汉字

编辑

刀部+0畫,共2畫,倉頡碼:尸竹(SH),四角號碼17220部件組合𠃌丿

  1. 康熙部首 第18個(刀部
  2. 第137個說文解字部首

派生汉字

编辑

派生語彙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說文解字
兵也。象形。凡刀之屬皆从刀。

——《說文解字

汉语

编辑
簡體正體/繁體
異體 𠚣
 
維基百科有以下相關的條目:
 
不銹鋼及陶瓷刀

字源

编辑
古代字體(
西周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象形漢字 – 一把刀。

词源1

编辑

不详。有几种说法:

发音

编辑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標準漢語 北京 /tɑu⁵⁵/
哈爾濱 /tau⁴⁴/
天津 /tɑu²¹/
濟南 /tɔ²¹³/
青島 /tɔ²¹³/
鄭州 /tau²⁴/
西安 /tau²¹/
西寧 /tɔ⁴⁴/
銀川 /tɔ⁴⁴/
蘭州 /tɔ³¹/
烏魯木齊 /tɔ⁴⁴/
武漢 /tau⁵⁵/
成都 /tau⁵⁵/
貴陽 /tao⁵⁵/
昆明 /tɔ⁴⁴/
南京 /tɔo³¹/
合肥 /tɔ²¹/
晉語 太原 /tau¹¹/
平遙 /tɔ¹³/
呼和浩特 /tɔ³¹/
吳語 上海 /tɔ⁵³/
蘇州 /tæ⁵⁵/
杭州 /tɔ³³/
溫州 /tɜ³³/
徽語 歙縣 /tɔ³¹/
屯溪 /tə¹¹/
湘語 長沙 /tau³³/
湘潭 /taɯ³³/
贛語 南昌 /tɑu⁴²/
客家語 梅縣 /tau⁴⁴/
桃源 /to²⁴/
粵語 廣州 /tou⁵³/
南寧 /tu⁵⁵/
香港 /tou⁵⁵/
閩語 廈門 (泉漳) /to⁵⁵/
福州 (閩東) /to⁴⁴/
建甌 (閩北) /tau⁵⁴/
汕頭 (潮州) /to³³/
海口 (海南) /ʔdo²³/

韻圖
讀音 # 1/1
(5)
(89)
調 平 (Ø)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taw
擬音
鄭張尚芳 /tɑu/
潘悟雲 /tɑu/
邵榮芬 /tɑu/
蒲立本 /taw/
李榮 /tɑu/
王力 /tɑu/
高本漢 /tɑu/
推斷官話讀音 dāo
推斷粵語讀音 dou1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dāo
構擬中古音 ‹ taw ›
構擬上古音 /*C.tˁaw/
英語翻譯 knife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2108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1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taːw/

释义

编辑

  1. 一种用来切割物品或用作武器的工具,常由一片或类似金属构成,这片金属的一边非常锋利,并带有把手(量詞: )
  2. 短剑
  3. 100张纸的分類詞。
  4. 使用刀,切入动作的分類詞。
  5. (新詞網路用語) 讲价砍价还价
  6. 姓氏
      ―  Dāo Shìxūn  ―  傣語研究專家

同義詞

编辑
  • (坎切工具)
  • (講價)

组词

编辑

派生語彙

编辑
漢字詞):
  • 日語: (とう) ()
  • 朝鮮語: 도(刀) (do)
  • 越南語: đao ()

其他

词源2

编辑

源自英語 dollar

发音

编辑

释义

编辑

  1. (官話新詞口語) 美元
近义词
编辑
  • (广东话)

组词

编辑

词源3

编辑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異體字。)

日语

编辑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ja

汉字

编辑

二年級漢字

读法

编辑

复合词

编辑

词源1

编辑
詞中漢字
かたな
二年級
訓讀
其他表記
(少见)

(kata一边) +‎ (na边缘)构成的复合词。[1][2][3]na词素在日语单语言文献内作 (邊緣,刀鋒),但使用该汉字作na表记在历史上无从考证。

最早引文见于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1]

发音

编辑

名词

编辑

(かたな) (katana

  1. (自720年) (武器) 多种单刃剑,如武士刀
    • 1999年9月23日,“(よろい)()(しゃ)ゾンビ [铠甲武者僵尸]”, in Vol.5科乐美:
      (おん)(ねん)により(よみがえ)った()(しゃ)(やみ)(くも)にふりまわすカタナ(ちゅう)()
      Onnen ni yori yomigaetta musha. Yamikumo ni furimawasu katana ni chūi.
      因怨念而死而复生的武者。要警惕在黑暗中其挥舞的武士刀
    同類詞: (tsurugi双刃剑)脇差 (wakizashi日式短剑)短刀 (tantō)大小 (daishō太刀和短刀作为一套武器)
  2. (自934年) ,单刃刀
    近義詞:切れ物 (kiremono)
衍生词汇
编辑
俗语
编辑

词源2

编辑
詞中漢字
とう
二年級
漢音

/tau//tɔː//toː/

最终源自中古漢語 (中古 taw)。对比现代官話 (dāo)

最早作为一独立名词见于1895年一引文。[1]作为复合词最晚至少9世纪00年代就已可考。[1]

发音

编辑

词缀

编辑

(とう) (たう (tau)?

  1. (自9世纪00年代)

名词

编辑

(とう) (たう (tau)?

  1. (自1908年) 太刀
    近義詞: (katana)刀剣 (tōken)
  2. (自1895年) 手术刀
    近義詞:メス (mesu)
  3. (自1913年) 古代中国的一种古钱,形状似刀
    近義詞:刀銭 (tōsen)刀泉 (tōsen)
衍生词汇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1.0 1.1 1.2 1.3 1988年国語大辞典(新装版)(日語),東京小學館
  2. 2.0 2.1 2.2 2.3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3. 1995,《大辞泉》(大辞泉)(日語),東京小學館ISBN 4-09-501211-0
  4. 4.0 4.1 4.2 1998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5. 5.0 5.1 5.2 1997新明解国語辞典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朝鲜语

编辑

词源

编辑

源自中古漢語 (中古 taw)。

歷史讀音
東國正韻讀法
1448年,東國正韻 도ᇢ耶魯拼音twòw
中古朝鮮語
原文 音訓
註解 () 讀法
1527年,訓蒙字會[2] 갈〮耶魯拼音kál 耶魯拼音twò


发音

编辑

汉字

编辑
韓語維基文庫包含此漢字的原文:

(音訓 (kal do))

  1. (do)的漢字?

复合词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3]

上古朝鲜语

编辑

助词

编辑

(*-two)

  1. 同样

派生語彙

编辑
  • 中古朝鮮語: 도〮 (-twó)
    • 朝鮮語: (-do)

越南语

编辑

汉字

编辑

儒字;讀法:đao, dao, đeo

  1.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rfdef}}模板。

参考资料

编辑